基于北京高校“慕课”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探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北京 100070;黄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处讲师,北京 100024

原文出处:
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十所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的当下“慕课”学习现状的抽样数据分析与相关比对研究,提出了基于北京高校“慕课”发展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维度的指向问题,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即:洞悉个性定制分众化时代诱发学生萌动的需求指向,深化教育的针对性;明晰信息爆棚多元化时代触发学生脉动的问题指向,内化教育的感受性;辨析智能场景分享化时代激发学生心动的价值指向,优化教育的呈现性。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字号:

      如果说当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催化人们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有形变革的话,那么对当下的高等教育而言,“慕课”的扩展传播,则正在引起在校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在接收取向和表现形态上潜移默化的无形转换。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当新知识搭载新媒体,与始终站在新锐与时尚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发生互联互通的时候,其覆盖面与关注度、影响力和传播力,都远非传统课堂和以往课程所能企及。不是因为考勤,而是凭借兴趣;不是来自外在强迫,而是发乎内生动力;不是“让我学”,而是“我要学”的自组织、自助式、快餐式学习方式,碎片化、分众化、个性化的信息接收形态,正渐成风尚。换言之,随着网络在线开放教育的潮流化趋势,既有的教育教学形态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无声但却急剧的改变。

      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截止到2015年11月底,作为中国大学“慕课”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由教育部牵头建构的“爱课程”网上的中国大学“慕课”,已汇集了全国50余所高校的近500门次课程,注册人数265万,总选课人次超过600万,发放证书7万余张,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慕课”平台。[1]按照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在2017年还将有1 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被认定,2020年数量更有望达到3 000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概论”,在国际“慕课”平台edx上,也收获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近3 000人的选修。

      另一方面,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因不同受众需求的差异化日益明显,进而催生了一大批商业类综合门户网络运营商,包括百度教育、“淘宝同学”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在线开放教育平台。早在2010年11月就在国内开通“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的网易,已与Coursera课程合作,建立了中文学习互动社区。目前课程已达13 000多集,日均使用人数100万,内容集中指向于人文艺术、经济管理、计算机、心理学等课程。而“谷歌”联合edx,也在建立更多自创的教育内容,进而表现出千帆竞渡的时尚。可以预期,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技术升级,随着运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并发送信息的群体,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体,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内涵,必将为“信息的消费与生产者”这一概念所取代。

      面对如此蓬勃发展的网络在线开放教育所带来的思想多元与信息多源,伴生“慕课”使教学课堂从固化走向流动、将教学内容从一元变为多元、把教学时空从整体切成碎片的现实情境,身处这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构成的教育对象从有限到无限的边界扩展、教育导向从单维到多维的立体参照、教育诉求从他律到自律的需求转换等现实挑战,高等教育特别是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开展课内外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正视探究的问题,已经不是该不该回应的问题,而是如何因势而动去洞悉诱发学生萌动的需求指向、应势而谋来明晰触发学生脉动的问题指向、借势而为以辨析激发学生心动的价值指向,从而厘清自身的教育教学指向,形成有效回应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如何确立其重要性、紧迫性的问题,而是该如何深化其针对性、内化其感受性、优化其呈现性的问题。

      为此,笔者及其研究团队,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慕课”发展的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接受取向研究》的实证分析为基点,以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委托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感受性、呈线性对策研究》的逻辑主线为导引,历经一年时间,以北京地区十所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层次类别的1 000名高校学生群体为抽样研究样本,对在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的实际状态与接受取向、大学生在国内外已经开设的“慕课”课程内容上的主观思想意向与客观行为选择偏好、传统课堂与“慕课”课程的相互教学比较、“慕课”教学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和改变的关联度等问题,展开了基于865份有效样本的数据定量分析研究,试图以此更加全面地反映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现实风貌。

      同时,我们还认为,当下校园内外的“90后”族群,作为与网络共生的一代,应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去界定。无论他们在校园学习过程中与“慕课”是否存在交集,但谁也无法回避今天人们基于数字化生存的现实。这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取向上,也同样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场域。对此,课题组在研究中,将具有7 000份数据样本的百度《90后调查报告》作为参照对比组,依照这一报告提供的关于爱情观、家庭观、友情观、消费观这四项取自社会维度的已有数据,与本研究问卷中来自校园的同一问题相关数据,进行了相互比较研究。另外,针对大学生特有的身心发展阶段与现实情景,还增设了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是非观的考察。

      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慕课”教学建设,真正保持持续稳定的“用户黏性”,进而形成自身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关键点;更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特别是当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借助学生在“慕课”等媒介教育新形态熏陶下,潜移默化形成的“互联网思维”,厘清我们具有时代感的教育教学指向,进而真实地提升自身感召力和有效性的聚焦点。

      一、对当下北京高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的基本分析

      课题组以北京十所高校为抽样样本,这些高校既有已开设“慕课”的“985”、“211”学校,也有未开设的普通院校;既有理工类、文科类综合高校,也有艺术类、高职类特色院校;既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有北京市地方高校。我们通过发放1 000份抽样问卷,并对其中865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研究,且与百度的《90后调查报告》作相关问题的数据比对,对当下北京高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做出了基本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