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应用方法研究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翟李民,新兴重机工业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原文出处:
国际商务财会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账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愈来愈需要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管理会计的运用以及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有效融合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但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理论和应用方法研究与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相脱节,企业管理会计运用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管理和会计意识的缺失。管理会计的本质是管理,管理会计的灵魂是管理和会计的思想,实施的关键是持续改进的行动,依靠的基础是全员协作。

       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要与全面管理的思想相结合。在管理会计的实施和运用中,“管理的意识”和“管理的行动”则须臾不能缺失,即管理会计首先是管理的思想和会计的意识,用以指导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其次才是方法,使之普及于全员,贯穿于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行为的全过程。因为决定管理会计应用效能的关键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管理和会计意识,而管理和会计意识的普遍缺失,则阻碍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研究,当务之急是将管理会计的意识固化成财务管理者、乃至企业管理者的素养,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推进管理会计才能水到渠成,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价值——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一、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影响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管理会计认识不统一,执行不到位,缺乏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实施的基础。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面,由于认识不一,制约和阻碍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虽提出了各种学说和方法,但对管理会计的定义和概念框架没有达成统一认识,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难免产生模糊的认识,出现了诸多值得商榷的论述,诸如在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上,我国与世界同步走过了60多年,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期。这种认识制约和阻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其实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体系建设,尤其是适应我国国情和企业现状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缺乏管理会计意识的管理基础

       说起管理会计,首先想到的是管理会计的实务,而忽略了管理会计首先是管理和会计的理念,在企业实践中经营者、管理者也了解一些管理会计的知识和方法,但因为普遍欠缺管理会计的意识,就如同缺少“土壤”一样,管理会计的“种子”很难生根发芽。同时管理者限于管理基础的薄弱,基于短期效益考量,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意识不急迫,方法的应用也是零敲碎打,应用难免普遍流于形式,很难发挥真正的效能。

       二、日本企业管理理念和策略的分析

       针对上述我国在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本企业管理在学习和发展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源于西方“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日本学者的研究推广,继而发展研发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管理理论“持续改进”、“精益生产”等管理理念,通过企业管理者的忠实实践获得成功,可以说日本经济腾飞的秘诀离不开管理的理念推广和实践。

       (一)以实践为中心,研发培育者、实践者、推广者密切配合,完成了企业管理的升级

       在日本被称为“管理大师”的大前研一、野中郁次郎、盛田昭夫等为代表的一批研发培育者、实践者、推广者共同架起一座连接日本与世界管理的桥梁,他们的职责不同,野中郁次郎是研究和培育跨文化的思想,盛田昭夫是企业家、创造实践者,大前研一是战略顾问和推手,他们将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日本,通过“共同化”、“外化”、“连接化”、“内化”,将管理知识和理念推广,衍生出适合日本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精益生产”等著名管理理论,产生知识创造的螺旋模式。日本企业完成了管理的升级,将企业管理推向世界的高峰。

       (二)经营会计颠覆了传统会计学的模式

       经营会计的理念源于日本,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企业经营的原则就是“销售额最大化、经费最小化”。他吸取了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开创并发展了经营会计学,在他所创办的京瓷集团成功运用。即京瓷会计学,用通俗的语言向管理者说明会计的目的、原则、做法,让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目标都能清楚把握,能够为达成目标而主动地不懈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的经营模式。

       对中日企业实践颇有研究的田和喜说:经营会计支撑了松下、京瓷等日企的成功,颠覆了传统的会计学模式,是中国企业实践阿米巴经营必备的系统量化工具。

       (三)“QC小组”活动、“5S管理”模式练就员工现场管理与改善的素养

       在日本无论何种行业,“质量管理小组”、“5S管理”都是其基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化的工作模式。

       “QC小组”有两个主要任务:1.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2.通过参加会议和讨论与工作相关的问题的正式机会鼓舞成员的士气。日本企业每年举办QC小组成果发布大会。

       在企业管理的改善活动中将5S活动作为其中的一环,作用不仅在于消除工作中和公司的内部浪费,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使参与其中的人员得到成长。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和工作的程序,进而成为自觉工作的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