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时空间结构研究的渊源及述评

作者简介:
古杰(1984- ),男,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和区域经济,E-mail:gujie198410@sina.com。广东 深圳 518028;齐兰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广州 510300;周素红(1976- ),女,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交通和GIS应用等。E-mail:eeszsh@mail.sysu.edu.cn;闫小培,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世界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在梳理城市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给出了城市时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城市时空间结构的内涵是以时间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作为基本方法,在城市地域内,以居民日常活动的一个基本周期作为时间尺度,该时空范围内所有人时空活动的关系及其组合状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回顾了城市时空间结构的渊源,并对城市实体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城市认知空间以及城市时空间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二,对国内外城市时空间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梳理。其三,对国内城市时空结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其四,对城市时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述评。认为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数据的出现,城市时空间结构有如下特点:在研究内容方面,城市时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和切入点不断增多;在研究方法方面不断成熟,时空路径模拟、时空展示和对大数据处理技术方面不断成熟;在研究数据方面,逐步从传统的以出行日志为主的数据源走向以GPS数据和手机数据及其他数据相结合的多元数据融合。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时空间是城市地域范围内的二维平面空间加上时间轴之后的城市三维空间。它包含几个基本的要素:二维空间平面、居民行为、影响居民行为的各种要素和时间。二维平面是城市地域范围内部的城市三维空间,但在通常的研究中由于忽略城市的高程要素实际上抽象为一个二维平面空间。居民行为是城市地域范围内人的日常活动,在这里工作、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成为行为,不从事任何活动的短暂和较长时间的停留也被称为行为,行为可以通过时空路径曲线来表达,它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影响居民行为的各种要素包括城市地理空间、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条件、社会空间、居民对客观环境的认知等不同的方面。时间是城市时空间不同于传统城市空间的最重要因素,在研究中通常以小时和日作为单位,以日和周作为一个完整周期。

       本文对城市时空间结构的定义是:以时间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作为基本方法,在城市地域内,以居民日常活动的一个基本周期作为时间尺度,由该时空范围内所有居民时空活动的关系及状态所构成的动态空间。城市时空间结构是城市时空间范围内居民行为所展示的城市时空间结构特征。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包括两个基本方面:首先它是以居民的时空行为作为城市时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其次它不是指行为的空间方面或时间方面,也不是两者简单叠加,而是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的三维结构。城市时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其以人的出行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兴起主要基于以下研究渊源。

       1 城市时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背景

       1.1 经典理论及城市实体空间

       20世纪初期的欧洲和北美,是地理学许多经典学术思想的发轫之时,也是许多学术理论和流派的滥觞之地。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中心地理论,由于著作原文是德语,中心地理论在提出之后并没有在英语世界引起广泛关注。20世纪50年代,中心地理论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并逐步向外扩散,成为现代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基石[1]。

       在北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界运用生态学的视角对城市进行研究,创立了人类生态学的理论流派。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芝加哥从19世纪初期一个人迹罕至之处,经历了100年的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尤其是在1890年到1910年期间,大量的新移民迅猛增长,产生了较多的社会问题。1916年帕克发表了《城市:在城市环境中研究人类行为的建议》,制定了影响芝加哥学派20余年的城市研究计划。1925年,帕克、伯吉斯与他们的学生麦肯齐合著了论文集《城市》,伯吉斯在1923年创立的同心环模式的论文就收录在其中[2]。

       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是人类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同心环模式中,伯吉斯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得出城市中心为中心商业区,外围为过渡性地带,再外围是工人阶级住宅区,然后是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是高级或通勤人士住宅区。在同心环模式的基础上,霍伊特于1939考虑到交通线路的影响提出了扇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考虑到重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在1945年,提出了多核心模式。至此,城市空间结构的三个经典模式形成,成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基础。

       20世纪60年代,土地地租理论在结合古典区位论和古典人类生态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而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威廉·阿朗索。阿朗索是世界著名的区域学家,《区位和土地利用》是他的代表作。伯吉斯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得出同心环模式,杜能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形态演绎出中心地模型。阿朗索沿用了同心环模式的基本形态,但是赋予土地经济学的解释。同时,在对城市地价的演绎过程中延续了杜能关于中心地模型的部分假设:居住和就业,在各方向上同性的均质平原上,城市的中心是就业和市场中心,越接近城市中心所支付的成本距离越少,阿朗索旨在探讨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如何变化[3]。

       1.2 社会区分析及城市社会空间

       20世纪中期,人类生态学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发展之后重新受到关注。这一时期,北美的城市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新的城市形态又促使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在理论上人类生态学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分化为社会文化生态学和新正统生态学,在方法上通过对城市区域和人口进行详细的、经验的研究,产生了社会区域分析和因素生态学方法。社会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和价值对于解释城市中各种群体和机构位置的重要性。新正统生态学则积极强调芝加哥古典生态学理论正统地位,并进行积极地完善与补充。人类生态学的经验研究也形成了新的方法,社会区域分析方法认为某个居住区存在某些关键变量,因此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征,所以应通过容易测量的部分因素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征。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可供测量和识别的社会区域变量增加,由此在识别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了因素生态学的方法[2]。

       社会空间指的是社会定位、宗教和种族等方面的社会分化,它的最小空间单元是家庭,较大空间单元为邻里、社会,最大的空间单元是城市或国家。社会学家认为,随着工业化社会规模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的深入,在社会经济关系方面表现为劳动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变化;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进而使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消费方式产生分化,大家庭逐步被核心家庭所代替;在社会组织方面,表现为人口流动加快,同种族或同乡的移民聚居在一起对异乡人有排斥倾向。社会经济空间的扇形结构、家庭空间的同心环结构以及种族空间的群组结构最终形成了社会空间结构的差异性和异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