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16)04-0001-08 1 引言 “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政府引领中国社会转型创新发展战略的突破口[1]。20世纪后期以来经历过类似阶段的发达国家,为解决自身新需求的问题形成了“供给学”。中国学界研究新供给的“供给学派”至今没有结合国情将侧改革的理论研究供给及其对应经济实践供给区别开来,这“说明中国有效知识的供给不足”。尤其把解决社会领域知识供给完全混入经济化和市场化供给[2]。理论界茫然了。国家领导人呼吁,理论界也要“走转改”,坚持确定“心系民生”、“为民立言”的“研究方向”[3]。 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了三十多年,社会贫富差异等社会领域问题也在区域中积累到了集中爆发的边沿阶段。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内社区“过滤”已到了“极化”水平。“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成为中国农民“心底最深的无奈”[4]。中国区域科学的知识供给确实应该转向为民生区域价值立言了。人文地理学作为探讨区域结构的区域科学也必须顺应转向人本空间价值的结构建构探讨了。 2 当代空间价值研究的理念指向 2.1 时间长河概念的当代阶段与区域社会特征 社会发展的时间阶段划分是一个认知共识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是工业化。以工业化发展的社会阶段划分共识于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的“序列模型”观点[5]。他将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社会发展特征划分为:传统社会、起步、起飞、持续发展、大众消费与追求生活质量等六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大致需要40~60年。已处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则处于第五个阶段并向第六个阶段过渡。社会学共识于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6]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大众消费阶段即是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社会发展阶段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作用不同,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①提出了各阶段与收入水平对应的“倒U形假设”并得到学界的广泛借用。认为起步阶段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共贫是这个阶段的特征;起飞阶段的一系列经济特点决定了收入差距会迅速拉大,出现社会“极化”[7]现象,而后会出现短暂的稳定;到持续发展以及其后的各阶段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进入共富阶段;该假设提出的经济发展与阶段对收入起到了决定性控制[8]。在该控制下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势必逐渐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社会阶层。 2.2 中国社会发展的“极化”阶段与区域发展的空间公正指向 学界多公认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起步与起飞阶段。现在是否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或许向大众消费阶段过渡,政府与学界还没有公论。由于当下经济发展速度的下滑,政府提出“调结构”“稳增长”已成共识②。因为国外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能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经验[9]。学界权威人士认为“中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非常大”[10]。国外舆论认为滑入陷阱,经济增长的回落会导致就业困难、贫富分化、腐败多发与过度城市化等社会性危机,尤其是高度的不平等有可能阻碍增长[10]。 中国社会贫富极化问题及其幅度震荡已处于社会危机的边沿[11],与之耦合的生活场所贫富阶层极化、“乡村病”已体系化[12]与区域发展城乡“二元化”的空间极化已复杂交织[13,14],呈现出发展价值观明显向有权与有钱阶层倾斜,向沿海与城市发达的区域倾斜。这些突出地彰示出有悖社会发展“平等”价值及其区域共富的“公正”价值理念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区域发展人本性的公正问题,中国将会失去已有的后发优势,堕入后发劣势的社会之中。 2.3 社会发展阶段下空间人本性公正理论的价值指向 2.3.1 人本社会的公正原理 发达国家政治哲学认同的《正义论》思想形成于1971年[15]。该思想彰示了著名的正义原则,可称作正义即公平的理论。其原则是在自由权优先下,平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正义论中有关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理念认为,社会平等、自由与公正的关系随社会发展其张力发生变化,三者“张力”下的平衡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过程,随社会发展,社会“平等”张力向“自由”张力靠近,社会就由“平等公正”向“平等与自由结合的公正”发展。 正义论提出了社会的“平等”、“自由”与“公正”的关系,以及这三者“张力”下的平衡是社会公正发展的阶段过程。该观点昭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张力很大的“平等”普世要求逐渐与“自由”的普世张力强度靠近。这样,现代人本社会的发展就是由重视社会平等向尊重平等与重视自由的社会公正方向演进。社会价值发展随时间有如此趋势,耦合社会发展的区域也应该先建设空间平等结构以及逐渐向空间平等与空间自由结构的空间公正方向建构与规划。 2.3.2 “空间公正”的社会需求方向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全面“公正”发育时期,人们行为需求对人本环境的体验方式,由地理(生活)空间的公平(机会性)、自由(自主性)与平等(公正性)的前提下逐渐向社会(生活)空间自由、机会、自主、平等与公正的平台上过渡,从生理需求向社会需求的文化尊严需求与行为价值需求方面深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