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儿童与父母分离后的抗逆力重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同雪莉,女,陕西合阳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69);彭华民,女,山西临汾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43)

原文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抗逆力是个体在内、外部保护性因素与风险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动态适应能力,它表现为一系列过程。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城市儿童与父母分离后形成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却因为他们拥有更多资源而很少被关注。该研究关注的问题是:同样面对亲子分离的他们,其抗逆力变动结果如何?他们所处生态系统中的因素如何影响他们抗逆力重组的结果?该研究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基线数据并进行分析,从影响抗逆力的风险与保护性因素入手,研究城市儿童的抗逆力重组状况。研究发现:家庭中的留守塑造了城市儿童群体的弱势特征;亲子分离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要风险因素,独立于其他社会资源;不同留守模式的风险效应有别;个体未来信念、家庭中父母监护与亲子互动、学校生活体验及同伴支持对不同类型适应结果的保护效应存在差异;母子互动能够有效弥补留守的消极影响,提高抗逆力重组水平。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6)05-0148-09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备受瞩目,然而城市或城镇留守儿童(文中统称为城市留守儿童),却因其户籍不在农村被认为拥有更多的资源而被忽视。诚然,城市留守儿童除了“留守”这一风险之外,拥有着相对优越的社会资源:他们有良好的成长和教育条件,可以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可以就读于教学质量、硬件资源都优越的公立或私立学校。然而在已有研究中也已呈现出城市留守儿童潜在发展的各种困境,如更高的抑郁、焦虑水平①,个性敏感、偏执②③,家庭亲密感更低、情感表达少、家庭矛盾多④⑤,亲子沟通缺乏⑥,孤独感是他们最多的负性情绪体验⑦。

       缘何这些儿童拥有如此优越的外部资源却仍发展出上述诸多问题?“留守”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如果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形成源于三农问题的宏观背景和户籍制度本身的资源区隔⑧,那么对于城市留守儿童来说,可能更在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为了职场或事业的发展,子女养育的重任对年轻的父母来讲,无疑是一种压力。所以孩子的出生为老年人的价值再现提供了重要而合理的机会,也就理所当然地产生了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城市儿童留守的原因众多,如父母一方进修、父母工作异地等。当然也有许多父母与子女同在一个城市,却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亲自照顾子女,而交由祖辈或其他人帮助养育的情况⑨。有学者将城市留守儿童界定为儿童户籍所在地为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父母无法亲自照顾而交付农村的祖辈来代养的儿童⑩;也有研究将在城市调查对象中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视为城市留守儿童(11)。两种对象界定虽都称为城市留守儿童,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前者是对农村中留守儿童根据户籍地进一步细分的结果,而后者是城市生活区域中的留守状态,并未经过户籍关系的考量。本研究将城市留守儿童界定为户籍所在地为城市或者城镇,父母一方或双方不能陪伴在其身边共同生活的儿童。

       段成荣(12)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抽样数据中计算出我国城市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量的13.5%,并认为这一数据会继续增加。按照目前文献中对农村留守儿童6100万的估算,留守儿童总量应为7052万人,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952万人。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对于小到个体、家庭的幸福,大到社会国家的稳定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抗逆力的研究自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学者们致力于找寻弱势儿童生态系统中的保护性因素与风险因素的互动机制,以便为更多生活于困境中的儿童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近20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的问题研究已经备受瞩目,但城市留守儿童即便存有更长的历史,依然没能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今“留守儿童”这一术语也几乎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代名词。那么城市留守儿童面对怎样的困境?他们适应结果如何?这是我们想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回答上述的问题,我们从抗逆力的理论视角,尝试对城市留守儿童抗逆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抗逆力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Werner等人的纵向研究,他们发现同样身处逆境中的儿童(如贫困、暴力、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等),有些(大约1/3)并没有发展出人们预期的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相反他们发展良好,甚至更优秀。学者们在原因探索中发现,基于个体水平的认知、情绪情感及与生态系统中的支持性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均可作为其逆境中的保护性资源,在个体抗逆过程中起到补偿和调节作用。如个体层面的乐观、幽默、自信、自我价值感,环境中的同伴、家长、老师、学校、社区等提供的有效、可及的保护性支持(13)。然而这些内、外部因素究竟如何作用于个体的抗逆过程?Richardson在其身心灵抗逆平衡模型中指出,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或挫折事件时,原本的身心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了维持平衡,就会调动诸多内部保护性因素与压力挫折进行对抗(14)。如果压力过大抵抗无效时,平衡就会被瓦解,此时个体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系统,进行有意无意的重新整合,这个过程就是抗逆力重组。个体可能经过抗逆达到更高的平衡状态,也即获得成长;也可能恢复到初始的平衡状态,或者个体不得不放弃原有动机或希望而消极应付;最差的适应结果为功能失调性重组,个体可能产生行为问题、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应对压力,此时需要借助心理治疗得到恢复。城市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如何?这些困境如何作用于留守儿童?外部资源究竟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能够产生多大的效力?他们的抗逆重组结果如何?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的基线调查数据,尝试探寻以上问题的答案,并从抗逆力重组的视角为城市甚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功适应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

       文章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基线调查数据结果。该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实施,采用多阶段概率成比例抽样方法,以学校为单位,包括全国31省、28个(区)县级单位、112所初中学校、438个班级,共计2万名学生的调查样本(表1)。由于我们想要关心的是城市留守儿童状况,因此根据儿童是否与父母同住、是否在户籍所在地及户口类型三个指标,将样本分为8类,去除其中流动儿童的数据,对剩余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分类比较研究。我们对数据中认知成绩使用调查结果中的认知标准分数,学习成绩采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均值。根据问卷条目内容选择与儿童心理、监护及互动相关的62个条目进行因子分析,检测KMO值为0.846,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在项目可靠性检验中,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724到0.867之间,显示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子分析共抽取出儿童心理状况、父母监护状况、学习态度、亲子互动、学校生活体验、同伴关系9个因子,形成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心理状况指负性情绪出现的频率,父母监护指父母对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状况。心理状况、消极学校体验、问题同伴三个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环境适应越差,其余因子得分越高则表明家庭功能或学校适应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