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描述孩子在园的情况,与家长在家观察到的大相径庭,在交流中家长不时会脱口而出:“老师,我们在家不这样呀。”这种现象会让家长产生“老师是不是弄错了”“老师不了解我家孩子”“老师不会对我家孩子有偏见吧”等想法,导致家园沟通不畅,无法达成共识。为此,我们有必要寻找和探讨这些“不一致”背后的原因。 圆圆不挑食? 刚入托,老师就发现圆圆非常挑食,不吃黑木耳,菜里有黑木耳都挑出来;不吃大蒜,萝卜蒜叶汤一口不喝;不吃蘑菇、内脏类食物。只要有这样的菜,不论老师怎样哄圆圆吃,她始终都不肯吃一口。老师跟圆妈交流时,圆妈听后非常诧异,说:“没有啊,我们在家什么都吃得香,一点也不挑食。”圆妈的回答,也让老师很疑惑。 明明不定心? 老师发现,明明在集体活动中不是特别专心,不一会儿就开始“神游”。由于没有听清介绍,自由操作时就一个劲地求助:“老师,我不会。”此外,明明在玩区域游戏时,只喜欢在建构区玩,很少去美工区或生活区,偶尔被老师邀请去玩这几个区,明明总是不怎么定心,常常溜回建构区。老师跟家长交流了明明在园的表现,家长很是吃惊,说:“不可能呀,明明在家可听话、可定心了,一个人搭积木可以搭很久,吃饭了还不肯罢手。” 老师和家长的疑问 ·为什么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观察,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面对孩子在园和在家不一致的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做? 老师和家长的讨论 黄老师: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总认为是家长爱子心切,不愿意在老师面前承认孩子的不足。现在工作久了,有了些经验,知道这样的情况并非全因家长“护短”而造成。 吴老师: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通过深入了解,我发现,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老师和家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灿灿妈妈:有的时候,环境变了,孩子的行为表现就变了,我赞成吴老师的观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欣妈妈:孩子都是人小鬼大,何止是在园和在家表现不一样,就是在我面前和在他外婆面前的表现都不一样。比如在超市里坐摇摇车,他从不向我要求再玩一次,但有外婆在,他就会要求。 琪琪妈妈:我家琪琪性格内向,我担心她在幼儿园没有好朋友。老师告诉我,琪琪在幼儿园朋友并不少,不孤单。观察久了发现,琪琪和同伴游戏时很积极、很投入,也很开心。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在园表现,老师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有时真不一样。 老师的分析 1.生活习惯的无形养成 孩子往往是有样学样的,家长的生活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然而,人无完人,家长无意识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被小家伙学了去,“圆圆不挑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老师细数了圆圆不爱吃的东西,圆妈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说的圆圆不吃的东西,都是奶奶不爱吃的。平时奶奶负责烧饭,都不烧黑木耳、大蒜、蘑菇等东西。看似在家什么都吃的孩子,在幼儿园却成了挑食的小朋友,是成人的挑食无形中导致了孩子的挑食。 2.幼儿园和家庭的环境不同 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微观环境”,但这两个“微观环境”却有诸多不同。在班级环境中,孩子过的是集体生活,开展着丰富的活动,并有许多班级规则制约着孩子的行为。 在集体生活中,老师发出的指令和要求都是针对集体的,孩子只有主动倾听,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学习和生活任务。在家庭环境中,亲子间常常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若观察到孩子未听明白,还可重复几遍。因此,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专心时,家长没有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会觉得“我们在家不这样呀”。 幼儿园每天的活动安排是相对科学且平衡的,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老师会鼓励并支持孩子各领域的学习,以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在家庭环境中,孩子的游戏内容通常是自选的,而孩子也会选择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游戏。“明明不定心”案例中,明明喜欢建构区,擅长大肌肉运动,在这区域玩时,专注用心,但对精细动作要求相对较高的美工区,他则望而却步、马虎了事,而父母并未发觉孩子的“偏科”现象。 3.老师和家长的观察角度不同 正因幼儿园和家庭环境有诸多不同,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观察角度也会不同。老师看到的是集体中、活动中、规则中的孩子;家长看到的是在家时、独处时的孩子。另外,老师一般都是专业出身,学习过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学科,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可看到许多家长忽略掉的教育问题;家长则是自己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专家”,只有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知道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细节。因此,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不同的表现是正常的,这应成为双方加强交流的契机,从孩子表现的“不一致”中发现孩子成长中美好的一面。 老师的做法 了解了“不一致”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不再那么固执己见了。以前,当听到家长表示“我们在家不这样”时,我总认为是家长不配合我的工作,心里觉得无奈;而现在,我更多的是想到交流和沟通,与家长一起发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