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观念浓厚的中国社会,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正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有所改变,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的保护下,显性形式的虐待(如鞭打、体罚)可能受到遏制,但家长却无视隐性的虐待形式,甚至并不认为这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这就是今天要谈的心理虐待。 关于心理虐待的研究由来已久。美国心理学家Ainsworth提出,当孩子体验到恐惧或痛苦的情绪时,父母通常会以同情和爱的情感来回应,并给予身体安慰,这种情感互动的适切性是“依恋”的核心成分。如果父母一再用完全不恰当的情绪回应儿童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将构成情感虐待。另一位心理学家Barnett提出,心理虐待是指父母不满足儿童的基本情感需要,如儿童得不到稳定和可靠的父母关爱,不能得到自尊需要的满足,缺乏心理安全感,家庭存在敌意和暴力行为。 因此,心理虐待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强调照顾者的行为,包括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正常机能和发展潜力的行为;另一类则强调对儿童的后果。心理虐待是照顾者一种反复的行为或极端模式,该模式向被照管的儿童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即他们没有价值、有缺点、不可爱、多余;有危险或者只在满足他人需要时才有价值。 众多研究表明,受到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可能在日后发展出抑郁、孤僻、焦虑等症状。而在青少年时代,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难以信赖他人、也难以积极参与和获得幸福。不仅如此,心理虐待还对儿童的生理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研究表明,有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的个体,海马体积减小(特别是左边海马)。而我们知道海马一直以来被看作是记忆、学习中枢,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心理虐待在国内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2007年美国洛杉矶儿童家庭服务署报告,8.9%的儿童曾经历情感虐待。其中恐吓是最常见的形式(81.1%),其次为漠视(38.1%)、纵容(31.3%)、孤立(13.6%)。另外,国内调查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发生率较高,其中情感忽视尤为突出。一项针对广州16所初中的调查发现,4585名初中生近6个月内遭受言语、精神虐待的发生率为79.5%,在所有虐待形式中最为常见,其具体形式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为大声吼叫、剥夺权利、恐吓、辱骂、咒骂、威胁赶出家门。 在探讨心理虐待时关注的重点是家长的行为及其后果。关于心理虐待的表现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小强今年上小学5年级,父母都忙生意,没时间照看他,只好每个礼拜给他几百元钱,让他自己吃饭、买学习用品。但是最近小强妈妈满面愁容:“最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对劲,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一回到家就打游戏,好不容易在家的时候想跟孩子亲近亲近,孩子也表现得很抗拒。当我听到孩子冷冷地对我说‘我不喜欢爸爸妈妈,我喜欢游戏’时,我心都碎了。” 情感作为联结父母和儿童的重要纽带,在亲子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情感表达和传递对于培养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儿童正确的行为需要父母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儿童不好的行为则需要父母及时纠正和谅解。父母对孩子的本身行为没有兴趣,会让儿童感觉不到来自家长的爱。当儿童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又用避开他们的方式惩罚儿童,这样的行为是在无意中向孩子表达他是一个无价值的人。 不正确的期望 10岁的小明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为此,他的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除了在学校里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还给他增加了许多课余的活动,如拉小提琴、练体操。父母要求他在所有活动中都成为最优秀的。而小明也很争气,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地区活动中,他都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孩子,但是在他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令人无可奈何的状态。比如: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而且在行为上,经常有神经质的表现。另外,他也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尽兴地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受压抑。 儿童在生理发展的过程中,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由于个体状况不同,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也不一样。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好很多,所以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比其他人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高出一截,如果孩子在某一个方面没达到家长的期望,家长就会不断向孩子施加压力,使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心理痛苦之中。孩子在生活中除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就没有别的目标,容易使孩子失去自我,最终甚至导致孩子自闭等严重心理问题。 小威6岁,已经显示出对交际的浓厚兴趣。但是,他妈妈更多的时候却是担心。“他会跑到陌生人身旁,告诉人家自己的全名,然后就和别人攀谈起来。”这位38岁的妈妈如是说。有一天,小威又自己跑出去了。对此,妈妈对他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你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小威内心惶恐不已。 恐吓指的是成人用言语伤害儿童,营造恐怖气氛,威逼和吓唬儿童,使儿童认为世界变化无常、充满敌意。家庭作为儿童生活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的和谐程度决定了儿童是否能获得良好的依恋关系。儿童长期处于恐吓的环境下会使儿童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不仅当下使他们感到伤心害怕,还会影响到以后的健康成长。 9岁的斌斌在学校里特别喜欢交朋友,还把朋友带回家一起玩。斌斌的妈妈却不怎么高兴,经常告诉斌斌“小明学习不好,我们不要和他玩”,“花花不讲卫生到处扔垃圾,不准你交这样的朋友”。斌斌很苦恼,渐渐地在学校里也不怎么说话了,课间也很少出去活动,情绪很低落,像变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