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之谜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东屏,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E-mail:hdpy8678@163.com。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内容提要: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事关人的自我认知和人文社会诸学科的立论起点,故论者甚多。从古至今积累起来的各种不同回答,最终可以归结为十种。经反思,有四种是错的,有四种存在片面性,有一种如果不说属于片面,就属于意思混乱,并且也不好运用。还有一种,除了也不好运用之外,还不好解释。这就说明,我们需要重构人的定义。重构一个经得起推敲的人的定义应注意满足三点要求。据此立说,入是凭自造物而生存发展的活动者。这个定义,由于揭示的是人的整体特性,不仅可以避免以往定义的缺失与弊端,而且可与人的起源、历代状况乃至宿命相吻合,并可用于推断人类诞生的时间。同时,也能用于解释人的个人特性即个性以及个人作为人的确证和价值。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人是什么?这是一个极其诱人也异常恼人的问题。说其诱人,在于人作为人自然非常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本质何在;说其恼人,则在于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一点儿都不简单,至今也没能形成一个可以得到普遍认同的回答。

       这个问题还极其重要。如果人类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无法确定自己在宇宙和万物中的地位,从而也无法确定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甚至不配为人。这就难怪有守在路旁的怪兽斯克芬斯,会把答错了“人之谜”的行人吃掉。此外,如果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也就很难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从而使所有以人为对象或与人相关的人文社会诸学科,在各自建构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亦即人性起点上,就师出无名,进退失据。

       当然,斯克芬斯只是神话,不足为信,但问题本身的重要性绝非虚构。这就启示我们,不管问题本身如何艰难,仍有必要继续对问题的回答作新的尝试。而本文的尝试,将从反思前人的回答开始。这不仅在于它们是已有的基础,更在于发现它们山重水复的迷失,或许正是柳暗花明的开始。

       一、关于人的既有定义

       人类对自身的追问至少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古希腊太阳神神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就是明证。从那时起,人们对此问题已经给出了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回答,最终可以归结为以下10种。

       其一是用神创定义人,说人是神的创造物。这主要是早期神话和基督教神学的观点。根据基督教《圣经》的创世教义,创造了万物的上帝在创世纪的第六天,又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并让人类管理地上的万物和走兽。

       其二是用理性定义人,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观点历史最悠久,也最具影响力,至今还经常有人运用。一直以来,人们都是将这个观点归于亚里士多德,但他其实只有可用于证明这个观点的说法:“理性实为人类所独有。”①据卡西尔研究,以理性界说人类的观点在苏格拉底那里已有,“我们可以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说,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②。以理性界说人的方式,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也有。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持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这里的辨,实际上就是指理性思辨能力。

       其三是用政治定义人,说人是政治动物。这个观点才是亚里士多德首创。在他看来,“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能不期而共趋于这样高级(政治)的组合”③,所以,“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④。巧的是荀子同样也有类似见解,他在比较人和动物时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这里的“群”,不是指动物的自然群,而是指被人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政治社会。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所谓“高级政治组合”,其实就是指城邦之类的人类社会,因而后人又有“人是社会动物”的说法。

       其四是用语言定义人,说人是语言动物。以语言符号为人类标志的观点,大致也是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在各种动物中,独有人类具备言语的机能。”⑤而海德格尔关于语言是人存在的家的观点似乎也有此意,卡西尔更是直言“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⑥。尽管现代的动物考察研究已经证明了动物也有语言,能与同类交流并分享信息,但在当代还是有人类学家坚持认为,“只有人类是唯一可以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的生物”,并特意对语言符号概念做了一个只能为人所有的解释:“是一个将人造符号用语法联系起来的系统,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准确话语。”⑦

       其五是用道德定义人,说人是道德动物。这个观点是从中国古代儒家的观点推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朱熹说:“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其中,仁、义和尊卑人伦均属道德。

       其六,是用工具定义人,说人是工具动物。用工具定义人的思路是在200多年前出现的,并一度成为主流意见,只是具体表述有所不同。据马克思说,富兰克林是用“制造工具的动物”定义人,并对之表示赞赏,说他“对人下了一个正确的定义”⑧。恩格斯也据此将在由猿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的“真正的劳动”,规定为“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⑨。人之所以制造工具,自然是为了使用工具,因而后来“人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的说法成了更常见的表述。但是,当当代的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猿类动物即黑猩猩和古猿也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之后,用工具定义人的方式就面临危机,因为这个发现意味着人和动物在工具方面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不同。为了应对危机,挽救用工具定义人的方式,人类学学者巴托洛缪和伯塞尔就将原定义修改为“人类是不断依靠工具来维持生存的唯一哺乳动物”⑩,意为动物虽然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但只是偶尔的行为,而人则是总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并必须以此维持自己的生存。哲学学者邓晓芒则是将原定义修改为“人是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的动物”,他提出“携带工具是人跟猿类相区分的一个最重要的界限”,并且,正是因为人要携带工具,才开始直立行走乃至形成语言(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