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模式、纵向一体化与自主品牌导入期的创新绩效

作 者:

作者简介:
白让让,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等,rrbai@fudan.edu.cn;谭诗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等,sytan14@fudan.edu.cn(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研发和生产都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已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在考虑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时多将这两个环节割裂开,这影响对创新绩效关键环节的甄别。为克服这一不足,以中国乘用车产业为例,分析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建立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研究框架。利用1998年至2007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和随机前沿方法,检验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价值这两种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两类产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外包两种研发模式对企业的专利开发均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而技术外包会显著提高企业新产品生产的技术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价值;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的专利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与新产品价值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需要协调和匹配研发与生产活动,才能使研发投入转化为有效的创新绩效。 研究结果是对创新绩效已有研究的补充,并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企业两种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说明同时考虑研发和生产环节以及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度量的必要性,而聚焦于特定产业的研究避免了传统跨产业研究中忽视不同产业异质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导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帮助自主品牌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绩效,政府的自主品牌扶持政策在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当重视传统的制造技术,企业本身也应当将更多的资源从高速的新产品开发投入到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提升中。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12 期

字号:

       1 引言

       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步实现了在生产规模和能力上对欧、美、日等汽车大国的赶超。乘用车自主产品和品牌的发展、扩散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实现从“单一工厂、单一品牌”模式到“多品牌、多系列”经营体系的转换。以奇瑞、吉利和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制造企业在2005年以后的迅速崛起,也得益于他们在研发投入、研发队伍和研发模式上的优化。但整体上,本土汽车生产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推广还处于向跨国公司“模仿性学习”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焦点从规模、价格转化为品牌、品质和服务,经历了2005年至2010年的高速扩张后,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开始持续下降,一些自主品牌制造企业要么被跨国公司主导的大集团所兼并(长丰、吉奥、哈飞等),要么压缩产品线长度,将有限的能力集中在SUV和MPV细分市场(长城和江淮)。本研究通过分析研发和生产模式对自主品牌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一度被学界和业界赞誉的自主品牌开发和生产模式却无法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持续来源的原因,进而为尚处于发展初期的自主品牌研发和生产体系构建提供宝贵的经验。

       本研究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研发模式、纵向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研究框架,并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制造企业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泊松回归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分析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自主品牌企业的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价值这两类创新绩效的影响。

       2 相关研究评述和假设

       2.1 相关研究评述

       自从ARMOUR et al.[1]和TEECE[2]开创了创新行为和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本框架后,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一直持续至今,并取得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成果,产业组织理论对纵向一体化的后果和绩效的分析依赖于对市场结构和产品差异的假设[3-4];交易成本理论注重对生产活动中“自制”和“外购”两种方式决策因素的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的创新绩效源于信息不对称和资产专用性对企业能力的影响[5]。对汽车和其他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虽然对纵向一体化和创新绩效的度量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基本相同,不是正相关就是倒U形[6-7]。纵向一体化主要与企业的生产和制造业务相关联,较少涉及产品研发和技术领域。随着半导体、计算机和家电等模块化产业的发展,使用和整合外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创意成为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交易成本理论基础之上演化出的企业能力理论强调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互补性对企业创新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认为在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内部知识的累积,尽管不同产业技术路径存在差异,但大多数研究在“过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不利于企业的创新”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8-10]。

       作为工业后发国家,各种技术模式在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技术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陈启斐等[11]发现研发外包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储德银等[12]认为自主研发显著地提升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而技术引进对该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时滞性。针对本土汽车产业的研究发现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帮助中国民营自主品牌企业实现了技术成长[13],王刚等[14]对中国13家汽车企业的比较分析表明,在包括合资主导、引进主导、自主开发主导在内的5种技术追赶模式中,自主开发模式的追赶效率最高;而朱承亮[15]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依次是技术引进、FDI溢出和自主研发。

       国内外研究已经围绕研发模式、纵向一体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①尽管研发和生产都是企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较少同时分析这两个环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而无法甄别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所在;②由于已有研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衡量方式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而企业不同的创新活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多角度对创新绩效进行衡量;③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和其他制造业技术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在案例比较或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上进行的,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能充分考虑到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人们对开发模式、纵向一体化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

       2.2 研发模式、投入与创新绩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外包和技术引进等外部研发模式已经取代传统的内部研发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途径。外部研发不仅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也使企业能够及时整合最前沿的外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创意[16]。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企业对内部研发的舍弃,外部研发的弊端也逐渐暴露。LAURSEN et al.[8]发现要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的优势必须辅之以合意的内部创新活动,否则会降低企业内部研发激励,产生创新惰性,导致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认知滞后;WEIGELT[9]认为技术外包可能减少企业内部的“干中学”行为,引起技术投资和默契知识积累的下降;CZARNITZKI et al.[10]对比利时制造和服务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自身的设计费用支出能显著增加新产品收入,内部独立设计对收入的边际贡献也超过设计外包;CIRAVEGNA et al.[17]对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将已经外包的产品研制中心重新内部化,使菲亚特能够集中资源专注于节能发动机的开发和生产,并在经济型乘用车市场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2008年至2010年经济危机中最成功的汽车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