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15-11-25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6)06-0820-09 doi:10.13249/j.cnki.sgs.2016.06.003 人口迁移流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地理过程之一,并一直是人口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地理过程的研究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在人口迁移流动的宏观空间格局和微观区位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上产生了大量成果。就宏观空间格局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具有从乡村向城镇,从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省份迁移流动的鲜明的流向特征,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新疆等边境地区为主的流入区域,以及以中西部、尤其是中部省份为主的主要流出区域[1~6]。就微观区位特征而言,大量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或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是其集居的主要场所[7,8];流动人口还往往通过血缘、宗缘和地缘的纽带与同乡聚居,从而在特定的微观地域形成了独特的乡缘社区[9]。相关研究还分析了上述宏观空间格局和微观区位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距离、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水平、迁移流动人口所在家庭和社区、社会网络等微观因素对迁移流动人口流迁决策、流迁方向和流入地区位选择的影响[3,4,8-14]。这些工作已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这一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空间特征的认识。 然而应当看到,人口迁移流动的过程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但迄今研究在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的探索上仍存在一些重要的薄弱环节[15,16]。这一问题在国际上普遍存在,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当今中国却表现得尤为突出。与许多研究中所刻画发达国家人口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从乡村迁出后直接在城市定居的过程不同,中国大量的迁移流动人口在初次流动后长期处在一种在城乡间循环流动的非永久性迁移状态,有着漫长的后续流动过程[15,17~19];在决定最终定居之前,需要经历在暂时迁移和永久定居间长期、复杂的选择和转变过程,其间还伴随着其生存发展状况的两大要素,即就业和居住,以及其家庭特征的相应变化①[15,20~22]。这种由初次流动-后续流动-最终定居所构成的人口多阶段流迁有着比迄今文献中所刻画的乡-城迁移远为丰富的空间效应,其中蕴含的大量空间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待揭示[15,16,23]。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这种时间过程的具体环节、演变规律、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远未得以充分揭示。这不仅使我们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认识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重要缺漏,而且也影响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格局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拟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评估迄今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空过程和机制研究的进展,剖析其在时间过程研究上的不足及由此引发的主要科学问题,希望这一工作有助于推动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空过程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1 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国外对人口迁移时间过程的研究 对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885年Ravenstein所发表《人口迁移规律》一文[24],由此所产生的逐步迁移的概念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25]。但整体而言,由于受到相关数据的限制,这方面研究并未在人口迁移流动、尤其是乡城迁移的文献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主导人口乡城迁移研究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托达罗理论并未把人口的乡城迁移视为一个在空间上分步完成的过程[26,27],人口乡城迁移的空间效应也被简化为人口在乡村和城市2个空间单元间的简单移位。 然而值得重视的是,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发达国家学者在对其城市内部人口居住迁移和城市间迁移的研究中,产生了一系列对认识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这些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人口迁移流动的时间过程与家庭生命过程中家庭结构的变化相联系,认为家庭在其生命过程中都将经历一系列因新的住房需求而导致的在不同社区或地区间的移动[28]。Rossi是这方面研究最早的代表人物,他在1955年对费城城市社区人口居住迁移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家庭的生命周期可依其户主离开父母求学或开始第一份工作、结婚、生育、家庭规模的变化、夫妻分居或离异、家庭成员死亡、子女的离去、以及夫妻退休等事件而分为有序的不同阶段,而在这些不同阶段所发生的生命事件将引起住房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起家庭成员的迁移流动。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这种由在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发生的生命事件引起的家庭成员的迁移流动过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预测性,成人期人口都将经历由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所决定的统一的居住迁移轨迹[29]。一些学者在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30]。 在生命周期理论中,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是严格而有序的,家庭结构和特征的变化甚至可以为户主年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所代表。这种过于严格的假定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生命过程方法也因此应运而生。与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过程方法强调生命事件发生时间和顺序的可变性,认为年龄并不是理解个人生命事件的唯一变量。事实上,当今西方社会成人的生命过程模式是多样化的。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从一而终已不是唯一的婚姻模式,同居和多次婚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推迟婚龄,年龄与婚育间的关系也日益松散。家庭形式的多样性带来了人们在整个成年期生命事件和家庭状况的多样性,并与年龄一起共同决定着家庭的居住迁移。生命过程方法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强调社会背景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认为不同的人口群体有其特有的生活状况和经历,并因此形成不同的迁移轨迹[28,29,31]。显然,生命过程方法的提出和发展使发达国家对人口居住迁移时间过程的研究更为全面、准确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