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国家关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新近研究进展及启示

作者简介:
韩勇(1983- ),男,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社会地理学,E-mail:hanyongw@126.com(武汉 430079)(信阳 464000);余斌(1963- )(通讯作者),男,河南信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E-mail:yupeize@126.com(武汉 430079);朱媛媛,卢燕,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王明杰,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00)。

原文出处:
经济地理

内容提要: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因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相关重大问题的深刻洞察力而备受推崇,英美国家对其空间理论的研究已经掀起“第三次浪潮”。文章在重点解读“概念三元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近期英美人文地理学领域关于“空间的生产”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英美人文地理学者已在以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和以索亚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之间另辟新路,主张跳出“空间的生产”,从列斐伏尔其他著作中汲取营养以对“空间的生产”进行深度解读。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相对弱化对空间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讨论,重视在理论应用方面同人文地理学传统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对接,并重点解决理论“本土化”和学科“内部化”问题。人文地理学在发展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借鉴和应用研究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修回时间:2016-03-02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6)07-0019-08

      DOI:10.15957/j.cnki.jjdl.2016.07.003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以下简称空间生产理论)因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相关重大问题的深刻洞察力而备受学界推崇,英美国家对其空间理论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早在1960—19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迈向“后工业化”时代,贫困、剥夺等社会问题构成主流学术论坛的主要语境。与此同时,受到现实社会问题的吸引和不同哲学思潮的影响,地理学开始出现人文化趋势,并分化出不同的学术流派。期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重视人的自身价值、渴望与需求的倾向给传统地理学的思维带来了富有激情和充满活力的转变[1]。1973年,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出版《空间的生产》一书,试图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城市、贫困、经济及社会危机等问题之间的关系[2]。激进主义地理学家认为,列斐伏尔“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理论内核能够为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研究传统开启新的视野[3]。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开始向地理学领域传播。

       1991年,《空间的生产》一书英译本在英美国家出版,引发了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研究的“第二次浪潮”。英美地理学家通过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期望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中获得更多灵感,在推动自身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期间,哈维在吸收列斐伏尔有关资本循环回路的概念上,提出了“资本的三重循环”逻辑;索亚在遵循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法”概念。通过努力,英美地理学家逐渐认识到“空间的生产”并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辨,也是一种方法体系,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之于人文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显示出勃勃生机。

       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全球金融危机在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同时,也再一次扩大了其学术影响力,使“马克思再一次成为时髦”[4]。2008年,《空间、差异和日常生活:品读列斐伏尔》(Space,Difference,Everyday Life Reading Henri Lefebvre)一书出版,标志着英美国家对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研究进入“第三浪潮”[5]。在“第三浪潮”推动下,英美人文地理学者积极开展对列斐伏尔理论思想的深度挖掘和理论应用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在论述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内涵及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近期英美人文地理学领域就理论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并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应用进行思考。

       1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本质内涵

       1.1 “空间的生产”的理论内涵

       列斐伏尔致力于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在《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中,他提出了“空间的社会生产”这一核心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社会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两重批判的基础上——一是对传统容器空间观的批判,另一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忽视空间要素及其作用的批判[6]。关于空间本体论,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形式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建构(基于价值观和意义的社会生产)。空间具有它的物质属性,但是它绝不是与人类、人类实践和社会关系毫不相干的物质存在,正因为人涉足其间,空间才显出意义[7]。因而,空间是社会的空间。“社会—空间”辩证统一是其空间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列斐伏尔认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批判能够实现这种统一[8]。对空间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再认知暗示了空间理论的研究从“空间中的生产”向“空间的生产”过程的转变,并表现出(社会)矛盾、冲突及空间生产过程的最终政治特点[9]。

       因此,有学者认为列斐伏尔的主要贡献在于跳出了空间的范畴,突出了空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引入了空间的概念[10],并致力于在“生产的社会关系再生产”框架内理解空间。Wilson认为列斐伏尔对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重视对“抽象”和“抽象空间”的解释[11]。列斐伏尔从黑格尔“具体的普遍性”以及马克思对于“抽象”的解释中寻求哲学根源[5],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物质实体不断具化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官僚主义空间表征[11]。他将空间区分为具体空间和抽象空间以进一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生产的内涵。因此,抽象被列斐伏尔理解为具体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资本积累所反应的物质性与技术理性所表达的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的[11]。

       列斐伏尔从具体和抽象的哲学范畴将“空间”融入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当中,进而建构了以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产物和生产过程为核心观点的空间生产理论[12]。作者认为空间生产理论核心内涵即人类“所经历的物质空间变化不过是社会变迁的表象,透过物质空间变化的背后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以及其中的社会权力、社会联系、社会日常生活的变迁”[13]。其延伸含义可进一步表述为:一是空间不再是被动的、静止的地理环境,而是充斥着物质内容的社会过程;二是社会空间不是既定的,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社会过程的结果[7];三是既要看到空间的物质属性,又要看到空间的社会属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将空间的自主力量与秩序表达纳入历史进程[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