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

作者简介:
蔡运龙(1948- ),男,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瑞意高等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科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caiyl@urban.pku.edu.cn(北京 100871);叶超(1978- )(通讯作者),男,甘肃武威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化与空间生产、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文化地理研究,E-mail:yeover@163.com(上海 200241);马润潮,美国俄亥俄州州立爱克伦大学地理与规划系(俄亥俄州 44325);夏铸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台北 106);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陈忠,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 200235);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石计生,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台北 111);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 430072);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何深静,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香港 649490);杨宇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段进军,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 215006);吴启焰,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苏晓波,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尤金 97403);董慧,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4);陈明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郭文,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刘天宝,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 116029);王丰龙,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任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 200235);王晓阳,英国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牛津 OX2 6JF)。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2016年6月,世界著名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访问中国,在南京和北京进行多场学术报告,并与中国学者开展交流,在国内学界和媒体界引起轰动,盛况空前。作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的代表,哈维亲笔写信给中国同行,呼吁共建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地理学。中国学界有必要趁此契机,通过知识行动,进行“跨国、跨界、跨代”的联合,重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并探讨其中国化的路径和方法。本期笔谈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地理学领域第一次集体发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学、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城市规划、建筑学、经济学、旅游等学科和领域的著名学者与青年才俊,秉持马克思主义开放和批判的精神,从不同层面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的意义、内容、方法论与路径。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6-06-30

      主旨聚焦 哈维访华引起社会热议,本次笔谈汇聚包括哈维在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科和年代的23位学者,通过知识行动,第一次就马克思主义地理学集体发声,并探讨其中国化路径。

      DOI:10.11821/dlyj201607001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兴起于1970年代,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中外学界影响深远。其代表人物哈维,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地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中文译本超过10部(可能是被翻译著作最多的当代地理学者);哈维不仅是一位以思想见长的杰出地理学家,也是一位社会理论大家,其影响已经超出地理学界,对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城市规划、哲学、文艺批评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1]。

      中国当今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吹响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号角。作为马克思主义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在国内应该被重视并得到充分研究。当然,因为中国国情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我们应批判地吸收其合理内容,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转化和理论再造,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中国化的必然。

      中国在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关系密切。但由于多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一直未发展起来,只有少量的文章提及这一学派[2,3]。近年来,随着空间生产理论在国内人文社科界、地理学以及城市研究领域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再获关注[4,5]。但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还不甚了了。鉴此,如何引进、吸收、消化、转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思想理论和实证经验,实现该理论的中国化,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2016年6月上旬,哈维到访中国,首先在南京进行了两场学术报告,并与中国学者进行了会议交流。这次访问和交流意义重大。第一场报告从全球和历史比较的角度讲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和重要价值,中国是哈维关注和讨论的重点。该报告引发强烈反响,听众人数超过300人,座无虚席,盛况空前,会后很多青年学生拿着各种中英文版本的哈维著作排长队请他签名,网络上也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这使我们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第二场报告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学者与哈维进行了深度对话,现场论辩气氛热烈,反映出中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哈维在北京的学术报告也引起同样的轰动,媒体竞相报道,在学界和社会产生巨大反响。这说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生长已经具备良好的土壤和可观的前景。

      马克思主义对空间、城市和环境等的研究离不开地理的视角和支撑。但上述活动包括哈维多部译著等大都由人文社科学者主导和完成,相比之下,作为地理学者,我们在分享这种“学术溢出”效应的同时,也惭愧地感觉到在此方面的工作做得太少了。尽管一些中国地理学者一直在持续关注哈维以及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动态,并发表一些成果,但在系统性和冲击力上还不够,因而被国内外同行了解和认知的程度还不高。所以,更加主动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通过中外对话和学科交叉的力量整合共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正面临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国、跨界、跨代”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这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和《地理研究》编辑部组织海内外、不同领域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学者和专家,就“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这一主题,展开大讨论和争鸣,试图以此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

      本次笔谈是开放和具有批判精神的。哈维在给中国同行的信中,也引用马克思的话“无情地批判存在的一切(ruthless criticism of everything existing)”赠予中国同行。学者们秉持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围绕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意义与主要内容,及其如何与中国实际对接进而重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充分研讨,成果突出。本次笔谈中,我们并没有神话哈维及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相反,在阐发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重要价值、研究内容及其中国化方法论的同时,有些学者也对哈维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判,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能否成立也提出了诘问,更有学者提出了“重新发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号召,这既反映了本次笔谈具有非常难得的包容和批判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学者具有了重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良好基础和理论自觉性。

      这是以中国学者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第一次跨国、跨界、跨代的集体发声。哈维也亲自参与,在百忙中亲笔写信表示支持和愿意加入这一知识行动,并提示中国同行:“我们的任务不仅在于理解我们的地理学及其形成方式,我们也同样需要研究和设计一门作为学科和立地之现实的地理学未来”,令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希望更多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同行能够加入进来,共同促进国际交流和学科交融,推进学术进步,在重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同时,也重塑我们生活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