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整体性研究范式的解构与重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献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常务副馆长,副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后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青年流动加速,分化加剧,自主表达趋势增强。同时,学科发展的日益成熟和精细化分类,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积淀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不同层面的青年,原有的整体性研究范式日渐式微。当“碎片化”研究、定量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理论自身发展和现实工作需求共同提出重构青年整体性研究范式的时代命题。重构青年整体性研究范式,要把青年放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去研究,以社会运动理论为视角和方法去研究,还要把青年发展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去研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问题的缘起

       为什么要关注青年整体性研究范式呢?有感于亲身经历的印象很深的两件事:若干年前的一次研讨会上,某专家作主旨报告,对青年特征作出总体概括,一二三四五。互动交流时有学者提出,笼统地讲总体特征,好像不太准确,没有分群体说得明白。另一件事是发生在前两年,一位青年工作的决策者曾问,现在理论界净搞分类研究了,越描越细,当代青年总的特征能不能说得清楚?

       看似根本对立的两个问题在这一时段交锋了,主要缘于当事人的不同视角、不同需求和不同方法。其实,分层分类研究和整体性研究恰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分层分类研究的对象是单体的“树木”,整体性研究的对象是整片的“森林”。从学术意义上讲,整体性研究就是把事物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从基本属性和整体态势着眼,超越内部构成要素的具体特征和相互间的一般关系,去把握其规律性和核心要义。比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怎么来理解青年整体性研究?本文认为,青年整体性研究就是在宏观理论(元理论或更高的研究层次)框架下,以各阶层青年以及青年发展的各方面研究为基础,将整个青年群体视为一个共同体,对其普遍性特征进行系统的、本质的,甚至是抽象的、哲学层面的研究。

       青年是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近代教育的滥觞,以整体力量走上社会舞台的群体,他们既有生理意义上的特征,更具社会意义上的属性。因而在青年总体特征形成的过程中,外在的社会因素往往强于内在的生理因素。在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乃至工业化过程中,经济活动多有同质性,农业经济是周而复始,大机器工业是批量生产,衣食住行是排浪式消费。同质性的经济活动派生出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相对单一,使得青年呈现出来的群体特征往往会强于个性差异。如果遇有重大事件持续发酵影响民众,或者国家力量强势介入社会,一定时期内的教育内容、主流价值、成长环境则可能会大致相似,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的各类青年也会呈现出较强的同质性。这种历史境遇中的青年,常常能够被相对容易地描绘出代际特征。正如李泽厚所表述的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大革命一代、抗战一代、解放一代、红卫兵一代[1]。

       非常有趣的是,从社会管理层到市井百姓,大家似乎都喜欢给每一代青年贴上标签,总想一下子抓住要害,便于确认,借以进行社会交往,调处社会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每一代青年在社会的坐标系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大约始于改革开放之后。1988年有一本书叫《第四代人》,是较早进行代际研究的专著。作者以代沟理论为基础,首次将“60后”一代视为独立的社会群体,论述了作为五四运动以来的第四代人的历史责任和特征。

       二、分学科、分群体研究在深化青年整体性研究的同时,也起到某种解构作用

       自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议程以来,尤其进入21世纪后,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相互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重要工具。“三峰叠加”给转型社会带来的新变革,与青年人生命历程中的“青春躁动”不期而遇。青年的主体精神得以极大释放,自主场域得以无限拓展,自媒体加倍放大“草根”诉求表达,一个个性化时代随之到来。青年流动加速、分化加剧,其生命历程多元化趋势增强,移动互联网成为第二生命空间,个性特征异彩纷呈。同时,学科发展的日益成熟和精细化分类,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积淀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不同层面的青年,于是有更多人去关注分层分化后的青年小群体,关注细节,原有的整体性研究范式日渐式微。这是理论研究发展的时代必然。

       梳理近20年的青年(含青少年)研究文献发现,其一,外来工研究成为一大热门,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建筑业农民工、服务业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农民工志愿者等,涉及流动行为、职业选择、结构分化、子女教育、城市融入、讨薪维权、情感生活、社会支持网络等问题。其二,大学生研究持续增温,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等,涉及就业求职、政治意识、社会思潮、宗教信仰、异性关系、心理健康等问题。其三,网络青少年备受关注,涉及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粉丝经济、网络游戏等问题,涵盖博客、维客、奇客、闪客、悠客、“屏奴”、微圈等群体。其四,边缘群体进入视野,比如犯罪青少年、流浪青少年、孤残儿童、留守青少年、自闭症青少年等,涉及犯罪心理、社区矫正、司法保护、社会救助等问题。其五,青年女性研究日渐热络,相对集中于就业歧视、情感婚恋、自杀行为、美容瘦身等问题,诸如女大学生“未婚同居”、女研究生婚恋压力、女博士求职困境、打工妹闲暇生活方式,等等。当代中国处于一个急剧变革与重构的转型之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求新求变,是一种常态,很多专业期刊采稿的一个重要前提甚至首要标准,就是先看这个选题够不够新颖。这固然推动了人文社科研究界对“屌丝”、宅族、创客、影客、“混混”、“穷游”等青年小众的关注,然而在急于求新的同时,或因思考仓促,可能导致对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挖掘不够深入。

       从青年研究的方法上看,改革开放之初,以传统的经验总结法、文献分析法、理论推演法、历史分析法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年研究逐渐采用不同学科视角,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伦理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对某种青年现象、某个青年问题进行分学科研究。与青年研究相关的分支与学科也应运而生了,如青年社会学、青年组织学、青年行为学、青年伦理学、青年心理学等。同时,以量化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青年研究的常规手段,比如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图表模型、个案解剖、深度访谈等。有学者通过对《青年研究》杂志1983-2012年间发表的3290篇论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后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研究方法虽逐年下降,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量化研究上升明显,但具体方法存在着单一性的局限;质性研究方法发展不充分,但在研究中作用日益凸显;多元混合研究方法依然罕见,值得大力倡导[2]。该文讲的多元混合研究方法,比较接近整体性研究范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