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间岛问题”和东三省“五案”的谈判详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花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本文对1907-1909年中日两国围绕“间岛问题”和东三省“五案”的谈判过程、内容及双方讨价还价的内幕,进行了详细的探析。日本挑起“间岛问题”以后,认识到“间岛”属韩的证据薄弱,决定放弃领土权而争取朝鲜人的管辖裁判归自己,作为谈判策略仍坚持“间岛”所属未定,再以承认领土权属于中国作为谈判筹码,夺取在“间岛”的特权和其他利权。日本驻京公使伊集院赴任后,与清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之间,进行了有关“六案”的七次会谈,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杂居地朝鲜人裁判权上。由于中方的坚决斗争,日方不但承认“间岛”领土权属于中国,还承认杂居地朝鲜人裁判权归中国,并撤出了非法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这不能不说是中方维护领土主权方面的胜利。不过中方也付出了代价,如允许日本在“间岛”设立领事馆,承认对商埠内朝鲜人行使领事裁判权及对杂居地朝鲜人具有领事“立会”和“复审”权,再者承认了“东三省五案”的利权。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11 期

字号: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1907年8月,日本声称图们江以北的“间岛”地区(今延边的部分地区)所属未定,以“保护”朝鲜人的名义,在延边的龙井村设立了“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挑起了所谓“间岛问题”。经过两年的外交交涉和谈判,1909年9月,中日两国签订了《间岛协约》和《东三省五案协约》。在大量事实面前,日本不得不承认中朝两国以图们江为界,即承认“间岛”领土权属于中国,同时以承认领土权作为谈判筹码,获得了在“间岛”设立领事馆和东三省“五案”的利权。

      学界以往对两协约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①但大多笼统叙述交涉、谈判的过程,而没有细究谈判的具体内容和双方讨价还价的内幕。中国学界一般认为两协约都是不平等条约,由于清廷软弱,故而一再出让利权。②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日本确实以本属于中国的领土权作为谈判筹码,获得了在“间岛”的特权和东三省“五案”的利权。但是这种评价又难免偏颇,不能透过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受到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限制,对中方为了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斗争和迫不得已的让步做出客观评价。③另外,学界有关东三省“五案”的研究,可能由于内容过于繁杂,梳理得还不够充分。

      本文试利用中日韩三国史料,包括《日本外交文书》、《统监府文书》、《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等,对“间岛问题”和东三省“五案”的谈判过程再做详细的探析,力求回答以下问题:“间岛问题”的谈判为何拖延了两年;日方采取了怎样的谈判策略,中方又是怎样应对的;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些事件促使谈判出现转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更清楚了解日本最初的侵略意图和最终结局之间的差距,以及中方的坚决斗争和迫不得已的让步,从而使中日两国围绕“间岛问题”的角逐和斗争更加立体地呈现和贴近历史真实,以揭示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利用中朝界务纠纷及越垦朝鲜人问题,向图们江以北地区渗透和向东三省扩张利权的侵略本质。

      一、日本挑起“间岛问题”及谈判策略的形成

      日本挑起“间岛问题”是利用中朝两国存在界务纠纷,以及图们江以北地区有大量越垦朝鲜人。中朝两国自明初以来就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康熙五十一年(1712)立碑于长白山东南麓,碑文记载“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明确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④但是到了19世纪70-80年代,随着朝鲜灾民大规模越境开垦图们江以北地区,并将新开垦区命名为“间岛”或者“垦岛”,⑤开始否认以图们江为界的历史事实,提出所谓土门(指松花江上流)、豆满(今图们江)二江说。按照朝鲜的要求,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十三年(1887),中朝两国进行了两次共同勘界,达成了以图们江为界的共识,但是在上游红土水、石乙水两条支流的合流处以上未达成协议,未签订正式的边界条约,这就为日本利用中朝界务纠纷挑起“间岛问题”留下了隐患。⑥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中日《马关条约》宣布朝鲜为“独立自主国”,朝鲜与清朝维持了二百多年的宗藩关系结束,1897年朝鲜宣布成立“大韩帝国”。1903年大韩帝国政府利用俄国占领东北之机,任命李范允为“北垦岛管理使”,企图借助朝鲜垦民的力量,将图们江以北地区纳入其管辖。⑦但不久李范允和他的“私炮队”被清朝“吉强军”赶出了上述地区,两国边界官之间签订了《中韩边界善后章程》,规定两国遵守“图们江一带水,各守汛地,均不得纵兵持械,潜越滋衅”。⑧此时正值日俄战争,中方曾要求韩方派员勘界,以解决两国边界的未决部分,但是朝鲜的内政外交已经被日本控制,日本驻北京公使内田康哉表示待日俄战后再谈,得到了中方的认可,⑨这就为日本在战后挑起“间岛问题”提供了口实。

      日方经过事先踏查和情报搜集,发现图们江以北的居民主要是越垦朝鲜人,占全体居民的7-9成;⑩而清政府的行政设施还不够完备,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政府在珲春设立协领,后来升为副都统,这属于驻防八旗,到了1902年由于移民的汉人和朝鲜人的增加,清政府才设立管理地方民政的延吉厅。日本发现有机可乘,于是决定以“保护”朝鲜人的名义,设立统监府的派出机构。

      1907年8月19日,日本派遣以陆军中佐斋藤季治郎为首的60多名日本宪兵和朝鲜巡检,在延边的龙井村设立了“统监府间岛派出所”。(11)同一天,日本驻北京公使向清外务部发出照会,指出:“间岛为中国领土,抑为韩国领土,久未解决。该处韩民十万余,受马贼及无赖凌虐。拟即由统监派员至间岛保护,请速电该处华官,免生误会”。(12)即一面声称“间岛”所属未定,一面借口“保护”朝鲜人,派军警驻扎该地。

      对此清外务部要求日本派员共同勘界。9月19日,清外务部电令驻日公使杨枢向日方提议,“先行撤兵,并派员会同勘界”。(13)但是日方无意于共同勘界,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在与中国驻首尔公使马廷亮会谈时(11月2日)指出,先由两国政府协议划界的基础,再由双方任命委员实地调查。(14)可以看出日本并不急于勘界,而是想与中方进行谈判。日本设立派出所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占领该地,而是为了牵制中方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使“间岛问题”朝有利于日本的方向解决。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派出所以区区60多名日本宪兵和朝鲜巡检,加紧在当地扩张行政力。如将图们江以北的所谓“间岛”划分为四个区,即北都所、钟城间岛、会宁间岛、茂山间岛。还任命都社长1名,更分为41社,各置社长1名,又分290村,各置村长1名。(15)另在重要地点设立宪兵分遣所,附以朝鲜巡检,如在新兴坪、局子街、头道沟、湖川浦、禹迹洞、朝阳川、伏沙坪等处,设立了14个分遣所。(16)还擅改地名,订立木桩,如从图们江沿岸起至六道沟(龙井)为止,沿途钉立木桩,标识地名,桩上书写“大韩国北间岛某某社”。(17)还利用“一进会”金海龙等作为爪牙,鼓动朝鲜垦民拒绝向中方纳租等等。(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