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意识如何影响学业成就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宝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在验证农村初中生是否存在城乡阶层地位差异知觉的基础上,探讨他们的阶层意识与其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调查对象对城乡二元社会地位体系具有明确的认识,对城乡之间流动通道的开放程度持较为积极的态度;自我地位知觉、群际边界通透性对学业成就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在高群际边界通透性的情况下,高自我地位知觉促进学业成就获得;在低群际边界通透性的情况下,高自我地位知觉通过降低学业投入,进而降低学业成就。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11 期

字号:

       埃里克森和戈德索普(Erikson & Goldthorpe,1992:5)指出,社会分层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阐明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中可见的主要社会行动模式之间的关系。可是,理性行动者不可能对结构和制度性的社会不平等无动于衷,他们至少都会在社会机会结构框架下,对自己可能的流动机会作出评估,得出的评价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关系和行动。

       在中国,城乡结构不只体现在城乡之间的人口分布、产业格局以及地理位置关系上,更体现为一种二元身份性的社会地位体系和结构。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在城乡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体系和结构下,来自中国农村的学生是否怀有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正推动着他们努力向上层社会流动;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是否与他们对自己、本群体以及地位高于自己的城市群体的社会地位知觉存在某种关联,从而揭示出阶层意识影响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

       一、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社会阶层与学业成就

       对学业成就阶层差异的理论解释,除了文化再生产、教育抵制等学界所熟知的社会学理论外,还有社会认同、社会支配等心理学理论,以及研究者新近提出的相对风险规避理论。

       (一)社会认同理论

       群际地位关系,特别是低地位群体成员的自我激励策略,是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际关系的三个社会结构变量——群际边界通透性(permeability)、群体地位合法性(legitimacy)和群际差异稳定性(stability)会影响到人们对地位分层的知觉(Reicher,2004)。当人们认为群际边界是不通透的、社会流动低、个人很难从一个低地位群体进入高地位群体时,低地位群体成员会加强对本群体的认同,要求社会对低地位群体的消极评价进行重新评定,或者以集体行动来改变社会针对低地位群体的不合理的政治和制度。当人们相信群际边界具有通透性、一个人可以在各群体之间流动时,低地位群体成员就会努力争取加入到另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社会认同。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探讨了群际边界通透性或社会流动机会知觉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例如,哈里斯(Harris,2008)认为,以往研究之所以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原因在于混淆了两种社会流动信念模式(感知到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感知到障碍而轻视学校教育)。为此,他通过研究验证了黑人和白人在这两种信念感知上的差异及其与学校教育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白人,黑人在这两种价值上均持有强烈的信念;然而,感知到流动阻碍而轻视学业成就的信念与学业成就相关。

       (二)社会支配理论

       社会支配理论旨在解释以群体为基础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按阶层形式组织的社会是如何延续的。从社会支配理论出发,研究者分析了社会地位和学业成就差异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数个低社会地位转化为低学业成就的机制,并评述了其中三种主要转化机制: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效应;个体、机构和制度歧视效应;低社会地位成员对自己低社会地位的反应,即低社会地位成员利用各类保护机制作为对自己低社会地位的反应。虽然这些机制具有保护自尊的益处,却付出了潜在代价,如降低获致学业成就的动机,进而强化地位等级制度等(Van Laar & Sidanius,2001)。

       (三)相对风险规避理论

       相对风险规避理论认为,三个行为假设能够解释家庭背景如何影响教育成就,其中两个是最为核心的。第一个假设指个体教育选择受到避免向下社会流动这个基本愿望的推动,寻求起码达到与自己父母相同的社会阶层位置;第二个假设指个体具有前瞻性,并且将接受教育作为一种避免向下流动的方式,因此,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最佳停止点或继续求学成本(实际成本、预期收入和失败风险)超过继续求学效益的临界点。按照相对风险规避理论,如果个体达到与父母同样的社会阶层位置,将会获得一个具有实际效用的“益处”(bonus),这个“益处”连同潜在增长的继续接受教育的边际成本意味着与避免向下流动的动机相比,个体具有较小接受更多教育的动机。由于达到与父母同样的社会阶层位置会得到这个具有实际效用的“益处”,并且追求更进一步教育的成本可能要比达到更高社会阶层位置得到的效益增长的更快(Holm & Jer,2008)。由此,相对风险规避理论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阶层追求更高教育的动机较小和教育获得的阶层不平等仍在继续的原因。

       二、研究构思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借鉴了刘欣(2001)对阶层意识的界定,即阶层意识并非一个集体意识的概念,而是指居于一定社会阶层地位的个体对社会不平等状况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意识、评价和感受,强调的是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状态。具体而言,本研究对阶层意识的操作化定义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对自己所处社会阶层地位的知觉,对自己所属内群体之社会阶层地位的知觉,对社会阶层地位高于自己所属内群体的外群体之社会阶层地位的知觉。依据相关理论,本研究建构了一个模型用以分析阶层意识、行动策略和学业成就之间的作用机制(见图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