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不行就不行?

作 者:
云香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孩子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有一天,我经过商场的玩具区时,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缠着妈妈给她买芭比娃娃,但被妈妈果断地拒绝了。

      眼看着孩子不开心,妈妈开始安慰道:“宝贝,你买点别的吧,家里已经有好多和这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娃娃了。”

      小女孩撅着嘴:“家里才三个嘛,和这个长得不一样的。妈妈,给我买嘛。”

      妈妈开始没耐心了,拉着小女孩就走,也许是用力过猛,扯着女孩撞到了柜台。这下,原本就委屈的小女孩找着发泄口,大哭起来,妈妈反倒埋怨她走路不小心。于是,两人开始如同拉锯一样,妈妈强拉小女孩回家,但小女孩哭喊着就是不肯走。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围观的人渐渐多了,碍于情面,妈妈没好气地说:“好,算你厉害,不就是想买芭比娃娃吗?你买呀,买呀!”

      这句话就像是一剂强心针,小女孩蹭地一下从地上跳起来,她妈妈见状更生气了,气呼呼地要把钱包扔给小女孩,小女孩看着妈妈的脸色,反而不敢接,小声地抽泣着。

      这时妈妈可能觉得孩子实在太委屈了,语气开始缓和:“如果你要买,那就买吧。”

      小女孩犹豫了好一会儿,没敢买,最后倒是她妈妈主动去付钱买了娃娃……

      这样的场景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够倔,但试想想,有几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会说:“好,你说不买,咱们就不买。”然后,没有任何怨言跟着父母离开?估计有,那也是“别人家的小孩”,而且,一个不敢表达自己需要、不敢坚持自己需要的孩子,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

      这个事例只是育儿长路中的一个小磕碰,却成为很多家庭引起战争的导火线。战争是一时的,它背后隐藏的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真相1:愤怒,只是为了掩盖你的愧疚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说“不”好像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在我们的感觉里,拒绝就是一种伤害,伤害会引发愧疚,愧疚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情绪。为了避免产生愧疚,我们会很快用愤怒掩盖这种情绪的产生。因此,遇到不忍拒绝的要求时,我们会想:“你怎么能提这样的要求呢?你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要求是不应该提的吗?”

      有了这样的对抗心态,拒绝别人时要么语气生硬,没办法自然友好地表达自己,要么一拖再拖,拖到别人自动放弃;要么虚假接纳:“算了,人家开口了,就这样吧。”虽然口头答应了,心里却不舒服。

      成人之间是这样,成人对待孩子就更加明显了。当我们拒绝孩子的时候,总是一副剑拔弩张的表情,仿佛已经预见到孩子要和你对着干一样。当然孩子不会让你“失望”,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很配合你的预测,和你对着干,撒泼打滚,又哭又闹,让你导演的这部戏演下去。

      真相2:你主导的战争,剥夺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识

      在这场对抗中,有些妈妈甚至会话里话外地跟孩子透露这样一种信息:“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孩子或者乖孩子,我就不喜欢你了。”

      这种强压之下,孩子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妈妈的需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但这时他的心里也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妈妈不喜欢我,所以不允许。”“我不重要,所以妈妈不允许。”为了讨好父母,为了让自己变得“重要”,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需要,而这种放弃所产生的愤怒、失落不能表现出来,慢慢地转移到潜意识中,最后孩子将之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就是:有需要是不对的,是自私的。

      长期以往,他被迫变成一个不敢提要求、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而那些在这种情况下,能坚持自己需要的孩子会怎样呢?当他们的“不”字一出口,父母就开始贴标签了,就如上文中的小女孩一样,刚说了自己的意见,妈妈就觉得她不懂事,意思是,如果你没听妈妈的话,买了这个芭比娃娃,那就是不懂事,如果你要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就得听我的。

      一个简单的购买要求变成了道德评判,孩子想买东西的时候,她真的想要这样不懂事,让你烦恼吗?

      没有。她不过是想要买一个她喜欢的东西而已。

      有次我和豆豆逛超市,豆豆拿了一盒饼干和一袋面包,我蹲下来告诉他:“两个只能买一个,你自己选。”

      豆豆:“可是两个我都想要呀。”

      我说:“不可以,只能选一个。”

      豆豆:“那你别说话,让我好好想想。”

      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我仔细思考过了,两个我都想要。”

      好吧,既然是思考过了,那就买吧。孩子,你有表达需要的权利,我有表达拒绝的权利,但没有说一定要牺牲你的需要来满足我的需要,或者是牺牲我的需要来满足你的需要。我们有话好好说,行不行都可以商量。我的态度是想要告诉孩子:“你的需要很重要,我看见了。”抑或:“你的需要很美好,虽然我不能满足它,但我看见了,我尊重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