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 2月23日晚,被誉为“史学奇才”的林嘉文跳楼自杀。 这两起事件均引起学界与社会的震动。 这里只说林嘉文。 为什么要提林嘉文? 林嘉文,西安一所中学高中学生,已出版两部史学著作。一部《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另一部《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被誉为“史学奇才”。2016年2月23日,据报道因不堪抑郁症的苦痛而跳楼自尽,年仅17岁。林嘉文的遗书连同他的学术成就等信息迅即传播。 此事引发我们的思考:作为人生之初的家庭教育,我们该给孩子铸就什么样的人生底色?哪些素质或体验,能让一个人安度今生,百折不饶?能让一个人即使被外界打倒了,还能接纳自己并且坚持活下去?其实,这些都是难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林嘉文在遗书中不希望人们就其故事“借题发挥”,不希望“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他写道:“如果你们觉得不能理解我,请给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题发挥,像对江绪林一样,那种行为挺卑劣、愚昧的。我实在不想虚伪地以令人作呕的谦虚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以我自己的解释为准就好了。更何况我相信那些芸芸大众里的旁观者,只会给出那种为我所不屑的轻薄、庸俗的解释。”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接受约请而对林嘉文进行“评说”乃至“借题发挥”呢?林嘉文的两部史学著作均是公开出版的;2015年12月16日,就林嘉文的新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的出版,西安中学举办了座谈会,出版方、相关专家、媒体等赴会,林嘉文作为作者与会,并坦言自己支持了这次座谈会,会后写了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由《澎湃新闻》公开发布(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12_24_345875_s.shtml,《出历史专著的高中生释疑:家里无背景,深知年少成名的压力》,本文中林嘉文的话语大都出自该文);林嘉文的遗书也是自主发布于微信的。这些均表明,林嘉文是公众人物,乃至林嘉文的自杀也是具有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公众关注和评论作为公众人物的林嘉文及其相关公共事件是理所应当的。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少年历史学家,林嘉文不会不知道,任何一个人一旦成为历史人物,他是难以堵住天下滔滔之口的。任何一个人不准他人评论自己的生前死后事,既不合理,也不可能。如果历史上某个历史人物拒绝后世对其“妄评”,历史学家们就一定不对其研究与评论吗?林嘉文的陨殁令人叹息,他被人评论,亦说明其人生自有其价值。 发人深思的“林嘉文案例”! 意味深长的是,据媒体报道,在座谈会上,林嘉文所在中学的一位领导表示,将研究林嘉文案例,让更多的“林嘉文”脱颖而出;林嘉文的一位任课老师提出“林嘉文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座谈会上的“林嘉文案例”,“林嘉文现象”都是指中学生林嘉文出版两部学术著作的惊人成就而言的,均是将林嘉文的事迹作为可研究和推广的经验而言的。然而,两个月后,林嘉文的自杀将“林嘉文案例”、“林嘉文现象”凸显在世人面前,其中的意蕴亦因林嘉文自杀而急转直下发生巨大质变,从而透出悲剧色彩。 看林嘉文的学龄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他就是一个全心全意扑在学术阅读和研究上的人,他在学术上建造了像模像样的学术之塔,然而,那个建塔的人是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几乎没有真正享受过儿童所应当拥有的本当属于儿童的生活。 请看林嘉文在其自传中所描绘的自己的学龄前生活: “上小学以前,我背过很多诗词卡片,这可能是和我同辈的许多孩子都有过的记忆——那时候背这些东西完全是自愿的。每次家庭聚餐,家里人都会让我起来背诵几首诗词来表现所谓的早慧,在那样的年纪里我自己也判断不了这样做对还是不对,只是从大人们的赞誉中感受到虚荣心的极大满足——这已足以激励我记诵更多的诗词。” 遗憾的是,时年4岁的林嘉文已经在“自愿”背很多诗词卡片。他说“那时候背这些东西完全是自愿的”,其实自愿是假象。真相是家里人让自己的孩子展示其早慧,而孩子“只是从大人们的赞誉中感受到虚荣心的极大满足”,——大人发动,小孩子被裹挟其中,但小孩子自己亦能尝到甜头,并被甜头激励和强化,以至于感觉“那时候背这些东西完全是自愿的”。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林嘉文欲言又止。 这就是林嘉文学术化生活的逻辑起点,当然也为他的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生活与学习规定了方向。 林嘉文在这种学术化生活中处处表现出自愿、主动乃至刻苦追求,其实他有意无意地附和着家庭、社会的期待,附和着整个成人社会的期待。 林嘉文对小学阶段的记述有几点值得注意。他写道:“我觉得当年我就读的西安小学实行的是素质教育。记得低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总是开展背诗词和文言的活动,我在这方面就很擅长,大概背了几百篇吧。不过那时候背的很多东西都是错的,像《岳阳楼记》,背书时都要在‘刻唐贤’和‘今人诗赋于其上’中间断开,这样‘今人’就成了主语,‘诗赋’成了动词,可‘唐贤’本身显然不能被刻到岳阳楼上去。”显然,他做此记述时已经对当时的背诵有所反思——已经意识到“那时候背的很多东西都是错的”,但他以为“(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总是开展背诗词和文言的活动”便是“素质教育”,恐怕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读,有此误读的也绝不只是林嘉文,否则也就不会出现规模宏大的“儿童读经运动”了;林嘉文自杀时才17岁,是个未成年人,他对“素质教育”的误判,其责任应当是成人社会。2009年出版的拙著《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曾经对“背诵”和“读经”做过讨论和批评,此处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