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8;B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6)04-0001-07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学界在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出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概念,并正在开展对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拓展和深化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促进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现实的对接。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不仅更容易获得中华儿女的普遍认同,更为中国大众喜闻乐见,也更有助于在当代世界树立当代中国的价值形象和凸显当代中国价值的民族特色。 一、“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由来 据“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最早见于马惠萍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现实选择》[1]一文,不过该文是在中国人的价值观的意义上使用当代中国价值观一词的。后来,唐志龙在《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冲突及其调适》[2]、刘小新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多元化的几点思考》[3]、田嵩燕在《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变迁与重建》[4]等文章中也使用了当代中国价值观一词,但他们主要是从阐述当代中国价值观状况的角度使用“当代中国价值观”这个词的,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俊峰在《深化价值观研究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5]一文中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的角度使用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概念,明确提出了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的课题。2008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杨信礼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建构》[6]、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宋惠昌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变革的基本趋势》[7]、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锡蓉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8]等论文中分别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内容的观点。但是,上述几位学者都尚未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本身作出阐述。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国内学界有关的讨论重心集中到了核心价值观,2011年至2013年未见有与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直接相关的论文。在此期间,笔者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深感在全社会对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形成共识、阐明当代中国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重要性,因而对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及其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笔者最早于2014年1月1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构建》一文,该文后来经过扩充以同一标题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4期。此后,笔者先后发表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构建》、《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源与流》和《当代中国价值源流探析》等论文①。其中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两篇文章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转载的网站均超过百家。同时,笔者近两年来还围绕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出版了三部著作,它们分别是《论价值观与价值文化》、《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梦与中国价值》②。笔者的所有这些论文和著作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含义及其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关系,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构建作出了较为系统的回答,使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概念和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和学界凸显出来,并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照。 在笔者重提“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并对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之后,国内学界逐渐有了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问题及其概念的关注。例如,骆萍、孔庆茵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内涵、意义与传播策略》[9],陈国富、余达淮的《略论当代中国价值观》[10],刘民主、冯颜利的《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内涵探讨》[11]。更为可喜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杂志问世,这一方面表明“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也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研究和宣传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学术平台。笔者相信,有了这一重要园地,当代中国价值观会得到更普遍的社会认同,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必定会发生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学者的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快速发展着的当代中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价值观;同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主流价值观构建,也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条件。 任何人都不可否认,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变得益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人类走向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12]。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社会政治制度,没有对其负面效应起到有效防范作用的法制和政策,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日益两极分化、资本化,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事实表明,市场经济在使中国迅速强大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以前的主流价值观即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击,使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时也使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和混乱。今天,不少社会成员眼中只有金钱、权力、名誉等物质的、外在的价值,而没有了人格的、精神的追求,精神世界荒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来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被空前严重地提到了党和政府的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价值观多元化。今天的中国,与中共中央所倡导和推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存在和流行的,还有西方价值观、传统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前的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不同宗教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同时存在、流行及争斗,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而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现行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发生影响,导致制度和政策自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价值文化多元对峙甚至冲突的格局,构建主流价值观,使其他各种价值观从属于和服务于主流价值观就显得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