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谷传说”在欧亚大陆的流传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绪山,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宝石谷传说”在欧亚大陆流传甚广,印证了欧亚大陆各族的交流活动,是欧亚交流史的重要内容。此传说在南梁时传入中国。其最初内容是山谷有宝石,寻宝人将肉投入山谷,利用兀鹰将粘在肉上的宝石衔出山谷而后得之。在阿拉伯时代,传说中增加了两个新元素:一是山谷之蛇,二是克服山谷之蛇的重要历史人物亚历山大。蒙元时代以后,欧亚大陆各地既有新版本流行,也有原初版本存在。波斯、中亚等地区流传的原始版本流入中国并为汉籍文献所记载。该传说来自希腊化世界而后流传于欧亚大陆。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字号:

       欧亚大陆长期而丰富的物质交流伴随着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宗教、神话与民间传说作为文化范畴的实际存在,见诸典籍记载者颇多。相对于宗教、神话的研究,民间传说资料的搜集难度很大,且这类资料应用于历史研究有别于严格的史籍资料,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诸多不完备之处,故对民间传说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作为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说研究对于全面呈现欧亚大陆各国各族交往的面貌,可谓不可或缺,意义不可低估。前辈学者如白鸟库吉、①张星烺、②钱钟书③等在各自的研究中都有所涉及,但均非专门研究;劳费尔的研究堪称这个专题的典范作品,④但仍有诸多空缺。对“宝石谷传说”的研究⑤是作者对欧亚大陆传说研究系列的内容之一。希望此一研究能引起史学界同人的兴趣。

       一、“宝石谷传说”由希腊罗马世界向中国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宝石作为宝物而见诸记载者不胜枚举,但与宝石有关的传说却不多,“宝石谷传说”是为数不多且一以贯之的传说之一。

       《太平广记》卷八一引《梁四公记》载,梁武帝萧衍大同年间(公元535-545年在位),四川名士颥杰与梁武帝的儒士谈论四方奇闻,提到“宝石谷传说”:⑥

       西至西海,海中有岛,方二百里。岛上有大林,林皆宝树。中有万余家。其人皆巧,能造宝器,所谓拂林国也。岛西北有坑,盘拗深千余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彼云是色界天王之宝藏。(《太平广记》卷八一)

       这段文字不难理解,它说的是世界的西方有一个西海,海中有一个岛屿,方圆达200里,岛上有大片树林,全是宝贵的树木。岛上住着万余户人家,民众心灵手巧,能够制造宝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拂林国。在这个故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是:这个海岛的西北部有个大坑谷,弯弯曲曲地深达千余尺;将肉块扔下去,就有鸟叼着(肉)将宝石带出来,最大的宝石重5斤,据说是色界天王的宝藏。

       《太平广记》是宋太宗命人编纂的文言小说,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因成书于977-978年的宋太平兴国年间,故称《太平广记》。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许多故事,都在《太平广记》中保存下来。宋代之前许多失传故事,仅于《太平广记》中见其遗文。《太平广记》所搜集的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取材广泛而保存了许多鲜见的传说,对于研究文化尤其是传说传播史,具有重要意义。⑦

       《梁四公记》据信为唐代张说所作。张说(667-730/731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睿宗至玄宗朝三度为相,封燕国公,诗文皆显名。《梁四公记》为小说体裁,但涉及中外交往的内容并非面壁虚构。有关拂菻的内容不见于《梁书》,当系取自民间笔记。

       文中提到的“拂林”又作“拂菻”,或作“拂懔”“拂临”,在隋唐汉籍中多作“拂菻”,是南北朝末期、隋唐时代中国对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的称呼。关于这个名称的起源,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是Rum起源说。此名称来源于“罗马”,乃由丝绸之路东传进入汉籍,其过程是:Rum(Rōm)一词进入亚美尼亚语演变为Hrom(Horum),伊朗帕列维语变为Hrōm,进入花拉子密语和粟特语转为Frōm(Furum),最后进入汉语转读为“拂菻”。⑧

       这个传说的原型见于拜占庭帝国文献。在拜占庭帝国文献中,塞浦路斯岛康斯坦提亚(Constantia)地方的主教艾比法纽斯(Epiphanius,约生活于315-403年)曾讨论耶路撒冷大教士(High Priest of Jerusalem)胸甲上的12块宝石,提到宝石谷的传说:⑨

       在大斯基泰(Great Scythia)沙漠中,有一个幽深的山谷,为陡峭如墙壁的高山所环绕,幽谷中烟雾弥漫,深不见底。临近诸国的国王派人来此寻宝,寻宝者为得到谷中宝石,杀羊剥皮,自山岩投诸谷中。宝石黏附在羊肉上。峭壁上游荡的兀鹰闻到羊肉味,潜翔于谷中,衔出肉块而食之。宝石留在山顶上,寻宝者去往兀鹰落脚处寻得宝石。这些宝石色彩各异,价值连城,且具有一个效能:投诸烈火中,烈火自灭而宝石无损;还能助女人分娩,驱除妖魔。

       艾比法纽斯所记载的版本是当时流行的故事形式,所说的宝石为红锆石(hyacinth)。作为故事核心元素之一的“宝石”,在后来的演化中在种类上或有不同,多为金刚石(diamond),但无论何种,在古代都属于“宝物”范畴。“宝石”种类上的这种变化,显为传播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环境而出现的“因地制宜”。

       公元3世纪四五十年代,三国时代的吴国人朱应、康泰出使扶南(柬埔寨),在扶南听到如下说法:“外国人称天下为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也。”⑩康泰所说的“外国”主要是指印支半岛及印度。在中国,自汉代以来,也如在印度一样,大秦国以“宝众”著称,如《后汉书·西域传》称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南北朝末期,“拂菻”取代大秦而成为“宝众”之国,此后的汉籍文献便将“宝石谷传说”系于“拂菻”国之上。

       在时间上,艾比法纽斯记载的版本与《梁四公记》所记版本虽相隔百余年,但却是目前发现的时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版本;二者在故事构架上完全契合,其三个核心元素——深谷、投肉作饵、鸟衔宝出——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一切使人无法怀疑其联系。(11)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点仅在于,故事所发生的地点有所变化:在早期艾比法纽斯的记载中是大斯基泰沙漠,即中亚沙漠,而在《梁四公记》中故事的发生地是拂菻国的西北部某地。这一点符合神话传说中有关背景舞台的普遍规则: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总是系于遥远而具有神秘色彩的地区:对于这个地区,人们虽有所了解,但仅限于简单而朦胧的知识;一旦这一地区为人所熟悉,则故事会转移到新的陌生之地。对早期的艾比法纽斯和他的同胞来说,大斯基泰沙漠即中亚沙漠无疑具有神秘色彩;自从亚历山大东征以后,很多相关神秘传说都跟中亚联系在一起。当这个故事传至中国时,则不能不与当时中国人已有所闻但仍处于神秘状态的遥远国度(拂菻)发生联系。这种变化在文化传播中屡见不鲜,几乎是一个定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