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芽到形成: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培育模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廖全明,成都师范学院 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廖全明(1968- ),四川营山人,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以西方组织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少年儿童群体人格认同、群体社会认同与组织认同意识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在群体人格认同和社会认同基础上,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并提出了以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群体人格养成以及少年儿童组织身份特征、系统社会化发展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同伴教育体系、教育活动化策略体系为主要途径,以教育、引导、启发为主要方法,最终促进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形成的培育模型。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1-0130-04

       从少年儿童阶段就开始培养组织认同意识,使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行为牢固地树立起来,从而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本文着力于揭示少年儿童群体人格认同、社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关系和本质,探讨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培育的基本规律,使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成为其自我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与少年儿童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一、萌芽:少年儿童的群体人格认同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与另外的人进行交往时,他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与人交往。为了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个体通过将自己所属群体与相关群体进行比较,热衷于标榜自己所属群体,从中获得自尊和自我意识,逐渐将成员身份和所属群体作为个体自我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1]。如果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个强大的群体,并可以明显感受到超出个人能力的成功,这有助于个体建立起更加强大的自我意识,从而将自我与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组织认同观念和组织行为习惯。

       (一)少年儿童的群体人格认同

       对群体身份的自我知觉意味着个体会与群体内其他成员用同样的标准认同和评价自身和外界的各种现象,包括我们是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以及我们不应该是什么、我们不应该成为什么等方面,所有群体成员都可以形成相同的感知,正是这种群体人格认知促进了群体意识的建构即“我们”和“他们”[2]。少年儿童总体上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同违反组织规则的现象做斗争,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表现了不同的群体人格认同特点。如低龄的少年儿童在听唱少先队队歌、举行少先队代表大会、参加集体活动时会情感热烈、热血沸腾,学习生活中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能根据群体的需要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群体之间的竞争中能积极主动维护所属群体的团结和荣誉,能以组织成员身份来定义自我身份,说明少年儿童已认同了自身的群体成员身份。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自主性和成人感逐渐增强,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渴望,渴望家长、老师和其他成年人或组织给予他们成年式的尊重和信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产生对教师、父母和其他成人明显的抵触甚至对立情绪,对完成群体赋予的任务会犹豫不决、顾虑重重,关注自我的不同特点多过关注群体的共同特点,可以说少年儿童既希望属于某个群体组织又似乎游离于群体组织的边缘。

       (二)少年儿童的群体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创建者Tafel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意识到属于某一群体,进而认为自己与该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范畴上相同或相似,并与其他群体成员区别开来[3]。少年儿童的社会认同领域主要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乡土认同、社区认同和未来认同等。国家认同包括了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认知成分以及情绪情感成分。少年儿童国家认同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7~9岁时表现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成员的系统性偏爱,10~14岁时开始能够理解地区、国家之间的从属关系,能够认识到自身国家群体成员的身份,14岁以后国家认同感的心理成分开始出现较大的个别差异[4];少年儿童民族认同是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特定社会族群群体,并认识到其身份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少年儿童从7岁开始其民族认同发展进程,10岁后开始表现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进入青春期后才开始了解和探索民族身份及其意义。父母的种群态度、文化程度、家庭的社会化程度等都是影响儿童民族认同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5]。少年儿童对乡土、社区及未来等具体认同领域的观念还显得较为肤浅感性,有关乡土认同、社区认同及未来认同的研究文献多是关于成年人的,很少有专门研究少年儿童这些社会认同研究的文献。

       (三)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的萌芽

       少年儿童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理发展空间巨大,在群体人格认同和群体社会认同基础上,对集体或组织的自我认同意识逐渐发展起来。少年儿童从家庭环境进入学校环境就开始了其系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学校可通过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以及针对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开展的大量活动如少先队队会以及队务、共青团、少年儿童节日等活动,有的孩子开始在某个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担任一定的组织领导角色,使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特别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会让少年儿童获得强烈的心理满足感和归属感,将自我的思想意识与组织价值、组织文化等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他们对相应组织的认同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的萌芽还表现在可以将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区分开,如孙宏艳(2012)研究发现高达87%的少年儿童表示只要是对国家和集体有益的事情,就会如自己的事情一样去做好,51.9%的少年儿童表示为了集体和组织的利益可以放弃个人的利益[6];在参与组织活动的态度上,83.1%的少年儿童表示希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80%以上的少年儿童同意通过选举方式产生所在组织的干部[7]。相关研究也表明,少年儿童在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问题上存在个体性和社会性共存的特点,在帮助组织成员方面有可能表现出动力不足的问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迅速但不平衡,心理发展明显处于从幼稚到成熟、从矛盾到和谐、从幼年到成人的过渡阶段,理性思维能力还非常不成熟,他们会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即通过事物之间的直接比较和实际感受来判断自身与组织身份之间的关系,如少年儿童的组织价值观因为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善良、诚实、勇敢、守信和孝敬(偏于个体特征)认同度较高,而对进取、合作、敬业、守时(偏于组织特征)认同度偏低[8]。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以促使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组织认同意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