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16.04.004 在诺贝尔奖争夺战中,21世纪初期的日本表现出色,堪称一匹最令人瞩目的黑马。如果每产生一名诺贝尔奖得主,给其国家记1分,获奖者拥有双重国籍时,给其国籍所在国各计0.5分,则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获诺贝尔科学奖情况 注:本图所统计均为诺奖得主获奖当时的国籍。其中,2000年至2014年双重国籍诺贝尔奖得主的数据参考自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下)》(《中国市场》2015第7期)。2015年的8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William C.Campbell以及化学奖得主Tomas Lindahl和Aziz Sancar由于未确认是否为双重国籍,故在此按照国内的一般说法将他们分别计为爱尔兰、瑞典和土耳其国籍。由于获奖时国籍难以做到精确统计,故数据可能有些微偏差。 从图1可以看出,美国以60.5分独占鳌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日本即使是将两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得主(即南部阳一郎和中村修二)排除在外,仍然以14分的成绩位居第二,超过昔日诺贝尔奖强国德国、英国和法国。 实际上,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以来一直到1999年,日本在近一个世纪里仅有5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16年里,已有16名日本科学家(含美籍日裔)获奖。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及其相关信息参见表1。
类似的井喷现象在诺贝尔奖获奖历史上有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德国,第二次开始于二战后的美国。这两次井喷现象发生时,德国和美国都是当时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出现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并不奇怪。但是21世纪初期的日本既不是世界科学中心,其国内环境也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变化,何以会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个中原因引人深思。 以下,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依次考察导致日本21世纪初期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的可能原因①。 二、二战后日本的经济、科研与教育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日本21世纪初期的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研究时间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七八十年代。因此,如果想从社会背景中寻找导致日本21世纪初期出现诺贝尔奖获奖井喷现象的原因,有必要将视线投向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日本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 科技的发展需要优秀的科技人才、先进的实验设备以及充裕的研究经费,而这些无不需要经济的支撑。实际上,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确实为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强的后盾。 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便进入战后重建期。战后重建期以“恢复经济”为主要目标,至1955年宣告结束。1955-1973年间,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日本通过大量引进、消化、吸收欧美的科技成果,实现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并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表2揭示了日本这一时期的年经济增长情况。其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当初“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定下的“在今后10年中计划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两倍以上,尤其是1961年后的三年间要将平均经济增长率维持在9%”的目标。
2.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科研投入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大。值得强调的是,1960年,日本在制订“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还制定了与此目标相呼应的“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政策”,提出力争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研②。图2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研发费投入占国民收入及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实际增长情况。该图显示,2%的数值目标在进入70年代后不久即告达成。
图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研发费投入占国民收入及GNP之比 数据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白書》,[2016-05-27],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kagaku.htm。白皮书中的数据不一致时,采用年份较靠后的数据。由于早期数据不全,故1955年、1956年的研发费占GNP之比以及该时期研发费占GDP之比的数据未纳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