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德国诺贝尔奖的高产成因刍议

作 者:
夏钊 

作者简介:
夏钊,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国家统一、教育改革、科研体制革新和哲学思潮兴盛的影响下,19世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这一时期,德国涌现众多顶尖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由于诺贝尔奖的授奖对象是在科学领域做出最重大发明或发现的人,因此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的卓越表现成为20世纪前期德国高产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社会需求的拉动和工业技术的支持,也构成当时德国高产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16.04.003

      20世纪诺贝尔奖①设立之初,德国获奖数位居世界第一。开始颁奖的头十年(1901-1910),德国的获奖数占总获奖数的33.3%,远超法国的16.7%、英国的11.1%和美国的2.8%(表1)。并且,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都被授给了德国人②。

      

      从1901年到1939年,即二战之前,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奖数一直保持领先,老牌科技强国英国和法国始终落其身后。其间,德国获物理学奖的共11人,占物理学奖总数的23.9%;获化学奖的共15人,占化学奖总数的37.5%;获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9人,占生理学或医学奖总数的21.4%;累计获奖人数达35人,占同期全世界获奖总数的27.3%。这种领先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才被美国取代(图1)。

      那么,20世纪前期德国高产诺贝尔奖的原因究竟为何?

      

      图1 1901-1960年美、德、英、法获诺贝尔奖的数量

      一、已有研究结论

      有关20世纪前期德国高产诺贝尔奖的原因,可以从已有研究中找出一些答案。

      第一,1871年德国实现国家统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需求,结果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③。第二,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为中等教育引入自然科学知识④,为高等教育确立“对科学的追求”和“个性与道德的修养”的双重任务⑤,使注重科研的高等教育成为推动德国走向现代化的引擎⑥。第三,19世纪德国还建立了一套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的科研体系⑦,科研院所、协会、实验室等机构的成立使德国的科学研究迅速体制化,专业化的协会和实验室极大地提高了相关科技领域的研究效率。第四,德国哲学的繁荣也促成了科学的繁荣⑧,特别是自然哲学通过对科学的启蒙以及与科学的紧密结合成为德国科学发展的先导⑨。

      可以说,国家统一为德国科技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强烈的社会需求;教育改革为德国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崇高地位;多层次科研体系的确立为德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活力;哲学的发达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无不说明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不少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因素。然而,德国20世纪初期何以能获得如此之多的诺贝尔奖?要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有必要考察一些更为具体的原因。

      二、19世纪德国科学的兴隆

      进入19世纪后,德国的科学很快迎来兴隆期,并迅速超越法国和英国,成长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在物理学领域,欧姆(Georg Ohm,1789-1854)在电与磁方面做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欧姆定律;迈尔(Julius Mayer,1814-1878)、亥姆霍兹(Hermann Helmholtz,1821-1894)、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1822-1888)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则创立了电流定律、电压定律和热辐射定律等。

      在化学领域,韦勒(Friedrich Whler,1800-1882)合成了尿素;李比希(Justus Liebig,1803-1873)发明了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新方法;凯库勒(Friedrich Kekulé,1829-1896)确定了苯的化学结构;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合成了靛蓝等。李比希领导的吉森实验室更是成为当时欧洲化学研究的中心。

      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施莱登(Matthias Schleiden,1804-1881)、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1882)建立了细胞学说;埃伦伯格(Christian Ehrenberg,1795-1876)发现了细菌;微耳和(Rudolf Virchow,1821-1902)建立了细胞病理学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领域取得的这些成就,逐渐获得世界公认⑩。这为德国学者在科学界赢得了良好声誉,也对他们后来接连不断地获得诺贝尔奖起到铺垫作用。实际上,德国20世纪前期的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工作都是对这一时期工作的继承与发展,甚至就是在这一时期展开的。由于诺贝尔奖的授奖对象是那些在科学领域中做出最重大发明或发现的人(11),所以在其创立之初,拥有最多科学成就的德国获得最多的诺贝尔奖也就顺理成章。

      三、名师出高徒现象

      19世纪德国科学的兴隆,为德国吸引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级科学家。这些科学家来到德国后,大都集聚在研究型大学中。资料显示,1901-1939年德国诺贝尔奖得主中的85%都是在德国的大学中接受的高等教育(12),并且大多师从名师,甚至不少导师本身就是诺贝尔奖得主。例如,勒纳德(Philipp Lenard,1862-1947)、维恩(Wilhelm Wien,1864-1928)、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都曾师从亥姆霍兹;费歇尔(Herman Fischer,1852-1919)、维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1872-1942)、毕希纳(Eduard Buchner,1860-1917)、魏兰德(Heinrich Wieland,1877-1957)都曾师从拜耳;赫兹(Gustav Ludwig Hertz,1887-1975)、劳厄(Max von Laue,1879-1960)曾跟随普朗克学习;菲舍尔(Hans Fischer,1881-1945)、温道斯(Adolf Windaus,1876-1959)、瓦尔堡(Otto Warburg,1883-1970)都追随过费歇尔;埃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1854-1917)都曾跟随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学习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