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论”对马克思哲学思想起源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聂锦芳(1966- ),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研究。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原子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形态,也是观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源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早期著述《伊壁鸠鲁哲学》中,马克思通过摘录《物性论》梳理和甄别了卢克莱修关于构成世界的不同物质层次及其各自的特性、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及其哲学含义、人的精神本质和认识方式与最终命运等问题上的看法和论争,并由此引发出很多评论,启迪了他对世界的思考。从他“成熟时期”既坚持世界的规律性、主张“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区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认为两者只是“相似”而不能完全“等同”,也可以看出他对“原子论”思想精髓的吸收以及对其缺失和谬误的修正。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6)06-0001-09

       “原子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形态,也是观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的发展并不完全遵循进化论的规则,不是时间越在后越具有真理性。相反,历史上一些卓越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围绕人类永恒的重大议题而展开的探索、论证、争论和建构,在滤去时代风尘、历史印记和明显谬失后,还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人类思想史发展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先秦诸子百家、古希腊罗马哲学始终是我们不断回溯的思想源泉。以“原子论”为例,作为古希腊哲学第一个成型的理论体系,从酝酿、雏形、质疑、矫正、修补到完善,耗费了当时哲学家绝大部分心力。从今天的角度看,他们留存下来的一部部或完整或残缺的文献,乃至那些众多阐释和质疑其思想的著述,虽然其中确有朴素性和直观性,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以一个个典型的个案记录和呈现了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曲折进程和可能达到的高度。相形之下,哲学词典和教科书上对其所做的诸如“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形成世界”的简单界定,并没有将其蕴含的思想精髓和论证揭示出来。

       “原子论”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后世哲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上。举凡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近代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乃至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等,都以不同程度和方式打上了它的印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原子论”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源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他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所做的名为《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极为详细地梳理了这一学说所涉及的具体议题以及围绕它们在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展开的争论,由此引发了马克思很多评论,启迪了他对世界的思考。其中,尤以对卢克莱修《物性论》所做的摘录和评论最为详尽。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他用诗歌来阐述其思想,唯一的传世作品哲理长诗《物性论》是对古希腊晚期伊壁鸠鲁哲学的阐发和论证。后者正是马克思当时研究的主要对象,但由于伊壁鸠鲁本人的著述留存极少,所以为了梳理和探究其思想马克思参阅了《物性论》,并做了摘录和评论。然而,这里出现的一个颇为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马克思在这部分有一句话“不言而喻,卢克莱修的东西只有少量可供利用”[1]74[2]105;另一方面他却用《伊壁鸠鲁哲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摘录和评论卢克莱修的著作。他为何要这么做呢?前一句话是随便说的吗?如果不是,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为了解开上述这些谜团,我们试将其与《物性论》的内容进行对照,以此推论马克思的摘录反映了他什么样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路。

       一、构成世界的三个物质层次及其各自的特性

       马克思撇开了《物性论》一开头对众多女神的讴歌、呼唤和倾诉,直接让伊壁鸠鲁出场,指出其哲学是以现实的人性对抗神性的产物。

       本来寄希望于神给人类带来平等和幸福,但它却高踞天际,俯视被它踩在地下的人们,致使其生活悲惨,久受煎熬。人类在宗教的重压下经历了数不尽的痛苦,是伊壁鸠鲁首先“抬起凡人的目光”,抗拒神的淫威。而结果是:一旦当人站立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生逆转,轮到“宗教被我们踩在脚下”[3]3-4了!

       以神的立场来观照世界,认为神是创造者、主宰者,根本就是一种错误的思维。任何东西都不能从无中生出,存在物的产生只能源于物质,就是说物有本原,但本原不是神。当然仅有物质还不够,物质需要运动才能产生万物。一切东西也不全是物质,不能都被物质填满堵实,而物与物之间存在着的是虚空。“认识虚空”很重要,他会使人“思索宇宙的本质”。道理很简单,没有虚空,物体处处都紧紧夹成一块,哪一个都不让路,根本就不能向任何地方运动,不能推向前进。所以,必须使运动有个起点。这样,虚空的价值也就显现出来了:“要是没有虚空……任何东西就永远不会生出来”[3]19;“物体之间存在虚空,物体运动便是由此获得了开端。”[3]20

       所以,按照伊壁鸠鲁的看法,整个本原、“整个自然由两种东西构成:第一是物质,第二就是空虚的空间”[3]22-23。这是两种静态的存在,而它们的运动则构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是“时间”。可以看出,纯粹的、外在的“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离开了事物的动和静,人们就不能感觉到时间本身”[3]25。相应地,人类的每一个行为,根本不是自己独立进行的,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物体的偶性和空间的偶性”。所以,任何存在物都具有双重本质,即物质和虚空。

       作为本原之一的物质并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感觉到,它并不是现实中具体的事物或实体。但怎么理解物质与这些事物或实体之间的关系呢?从理论上讲,这些事物或实体应该有一个极限点,这个点就其本性来说是最小的,因而完全不可再分割了,而且它从来不曾个别地、独立地存在,但它是构成各种各样的事物或实体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由其构成的物体相互间碰撞、运动,出现了各种排列、组合状况,只要次序改变,物体的特征也会改变。这样,物质运动就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世界。

       赫拉克利特曾把作为本原的物质称为火,其实它不是具体可感形态的火,尽管它也是能刺激我们的感官和触觉的具体的东西。古希腊哲学家中还有关于本原是“四种元素(火、土、气和水)”的说法,那么这些元素与物质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一切物体皆由四种元素构成,而物体消亡以后重又分解为这四种元素,那为何能把四种元素看作是物体的始原而不能认为那些物体才是它们的始原呢?据此卢克莱修认为,这些元素不可能是作为物体的始原的物质。他的逻辑是,如果以为这四种元素在相互结合时能够做到不改变各自的本性,那么就不能从它们中得到任何东西,无论是活的东西,还是像树那样死的东西。因为在不同元素的混合中,一切会不断地互相转化和变动,比如气和土混在一起,火留在水里或者升入气中而后形成雨,雨干后又凸显出土来,然后物体又从土中还原回去——从天上降落到地上,又从地上回到天上。具体的物体可以这样,但始原则无论如何不能如此,它在把物造出来的时候,必定要注入一种潜藏着的、不可见的本质,以免出现任何妨碍和干扰各种创造物拥有自己独特性的质的东西。所以,卢克莱修认为,必须有一种不变的东西存在,以免所有的东西在形体消散之后都完全化为乌有;而在现实中,一样东西如果发生变化时超出自身的界限,就等于它原来那种状态的毁灭。两者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