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

作者简介:
杨文龙(1991-),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世界地理和创新地理研究,E-mail:yangwenlong_pt@163.com,上海 200062;杜德斌(1963-)(通讯作者),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0210M),长期从事世界地理和科技创新问题研究,E-mail:dbdu@re.ecnu.edu.cn,上海 200062;刘承良,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马亚华,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 200062,上海 200235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随着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加强,地缘政治在内容和形式上从以安全为主的高政治向以经济为主的低政治转变,地缘经济成为研究焦点。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方法、碎化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工具,揭示中国在全球经济空间中地缘经济联系的演化特征;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索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演化的内部机制。结论为:①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经历了“孕育—萌芽—兴起—繁荣”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②中国的优势部门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形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初级产品劣势日益显现;③中国经济权力空间的异质化特征明显,地缘经济联系呈现大国集聚效应和地理临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地缘经济联系空间趋于均质化,经济权力半径不断向外围拓展,不仅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保持稳定的地缘经济联系,与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也不断加强;④资本禀赋、科技禀赋和人力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化的主要内在动力,资本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禀赋是重要的推动力,人力禀赋是主要的基础优势。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5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5-11-06

      DOI:10.11821/dlxb201606005

      1 引言

      纵观国际体系发展脉络,大国的兴衰和霸权的更迭无不受地缘法则的支配,和平崛起的中国更需要地缘大战略的支撑[1-2]。不论是地缘政治或是地缘经济法则,均脱胎于国际关系的理论推演和历史事件,构成了国家地缘大战略制定的指导性原则[2]。根据现实主义的政治逻辑,地表有限的资源供给与人类无限的需求欲望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国家动物”在生存压力下会自发地运用以军事为支撑的国家力量去攫取更多生存空间和战略资源,这一逻辑赋予了国家竞争的“零和”性质。因此,通过军事、政治活动的殖民扩张获取国家资源成为早期大国地缘关系的常态[3-4]。这正如德国地理学家Friedrich Ratzel所言,国家间地缘关系的本质是资源稀缺条件下“国家有机体”对“生存空间”的争夺。由于受Alfred Thayer Mahan“海权论”和Halford John Mackinder“陆权论”思想的影响,世界关键海域和中亚地区遂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自由主义则认为国家是原子行为体(atomistic actors),是理性的自我主义者,对国家而言,若以交换机制摄取资源的成本小于掠夺手段所付出的成本,则战争将不会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深化以及全球信息网络化给予了国家资源交换机制的可能,使国家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地缘关系主要矛盾逐步由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转变,地缘经济亦成为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构成因素[5-6]。

      所谓地缘经济,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基于地理区位、资源优势、生产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形成的合作、联合(经济集团)或竞争、对立乃至遏制等经济关系[1],是一种以跨国经济组织为主要载体,以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为主要手段,附加国家及政府意志的经济联系。地缘经济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地区[7],以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面临历史性大调整为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缘经济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Luttwak[8]和O'Loughlin等[9]认为,国家军事实力重要性的减弱使地缘政治在国家地缘关系中影响力下降,地缘经济因此成为大国关系的重点。Gibb等[10]发现,全球已进入区域主义的主流形态,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更灵活的基于地域的生产系统。O'Loughlin等[9]基于1968-1992年全球商品出口的分析,发现世界形成了以美国、西德和日本为核心的三大贸易集团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紧密联系并不断强化的地缘经济现象。随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地区性的经济衰退,致使贸易和投资活动空间缩小并在区域内的流动加速,中美因此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地缘经济竞争中的潜在赢家[11]。当前,由于受美国离岸平衡战略的影响,中国在亚太安全领域的作用受到限制,但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战略辐射能力却日益加强[11]。国内学者对地缘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其理论基础、产生背景以及研究范式[12-13],阐释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间的关系[13-14]。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大国以及周边国家间的地缘经济联系及其内在机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5-18]。更有学者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地缘战略格局,指出中国宜把战略资源投放到“低政治”领域,应用渗透性较强的经济手段[19]。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经济成为东亚经济的引擎和催化剂,带动了东亚地区第二波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重心亦明显往东亚转移。因此,中国能否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构造地缘经济空间以维持自身并带动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已成为当今各国尤其是在精英阶层普遍关注的重点[6,20-22]。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地缘经济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定性描述与总结,缺乏数理方法的研究,对现实的地缘经济空间相互作用与地理扩散的描述欠缺客观性[23]。鉴于此,本文借助ArcGIS分析软件,基于中国与全球各国间的商品贸易额数据刻画中国地缘经济,定量分析中国地缘经济的全球联系。根据贸易商品类型,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时间横向切片,揭示中国地缘经济的内部优势时序演化;采用空间探索性工具,分析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利用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中国地缘经济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趋势,探讨中国与全球各国地缘经济联系在时间上的演变规律和在空间的联系模式。最后,基于生产禀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工具,探究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化的内部机制,以期把握中国地缘经济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内部决定因子,为中国未来地缘经济的布局、战略资源的投放以及国内经济的调整寻找着手点,为中国地缘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选取商品贸易为主要指标,探索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国家间地缘经济的联系规模以及联系的密切程度是由国家间的经济贸易集中体现,贸易额能客观准确地刻画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缘经济联系情况,故选取包括中国贸易各类型商品进出口额、中国与全球各国贸易额等数据,揭示中国地缘经济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中国生产要素禀赋,中国地缘经济的时间演化以及空间内部结构演进受资本、结构、人力以及科技等要素影响,故选取包括国内投资总额、利用外资、GDP、人均GDP、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科技投入与产出等数据,构建资本禀赋、结构禀赋、人力禀赋和科技禀赋4大类型指标,探索中国地缘经济时空演化的内部机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以及世界银行数据库(The World Bank)。

      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能可视化地描述数据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数据的空间结构及相互作用机制[24]。全局Moran's I指数主要探讨中国地缘经济在全球的分布特征;局部Moran's I指数主要探讨中国地缘经济在子区域上的空间异质性;结合LISA图可直观地显示中国地缘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