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与外围:“东南互保”的范围探析

作 者:
刘芳 

作者简介:
刘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100871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东南互保”是庚子年间涉及中外的大事件,其范围从两江、两湖地区,逐次扩展到以“附入”形式加入的浙江、广东,以“自办”形式加入的福建、山东,以及有着相同情状密切关联的川、陕、豫各省,呈现出由核心圈逐渐发展到次核心圈,乃至外围圈的演变过程。“东南互保”得以扩大,既取决于中外政局的走向,也同刘坤一、张之洞、盛宣怀等人的多方联络密不可分。各省份间既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地域上的主次,还同英、美、日、德等不同国家有或交叉或独立的往来,对地方局势乃至全国政局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00年春夏之交的“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涉及中外的重要事件,前辈学者已有较丰富的研究。然而,以往研究在搞清楚了刘坤一、张之洞策划互保的内幕,以及签订互保章程的过程之后,却往往忽视了“东南互保”是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这个事实,以致直到今天,我们对于所谓“东南互保”扩大到了全国的十多个省份仍是笔“糊涂账”:通史教材无非是互相类似的几行描述,列举几省即戛然而止,或无法定度确数以“等”字概括;研究“东南互保”者,如台湾学者王尔敏、戴玄之、林世明,涉及扩大问题比之通史有所详细,但连基本的范围也无法达成共识①;新近成果仍旧混乱②。研究者还往往搞混事件的先后顺序,对史实的叙述互相矛盾,是否主动要求加入、有无正式签订条约、甚至有无实力保护都含糊不清。因此,很有必要考证清楚“东南互保”的实际范围,究竟有哪些省份加入了,以何种方式,孰先孰后,现实成效如何,并认识到各省份间既存在时间先后,也有地域上的核心与外围,还有核心人物与外围人物之别。进而,试图探析在庚子年特殊的情境下,各省不同的应对和操作,既是督抚个人作为,又对地方局势产生深远影响。“东南互保”不仅是内政,更是重大的外交事件,交涉核心虽在长江,外围各省亦有相对独立之交涉,在“全球史”视野下,英国虽是核心外交对象,督抚、道台、洋务局等地方官员同日、美、德、俄、法、意等国领事也有频繁联系。放宽视野重新研究“东南互保”,呈现出的将是一幅更为丰富、真实的历史画卷。

      一、核心圈:首倡“互保”的两江、两湖

      在清廷还在对义和团是剿是抚拿捏不定的时候,6月20日,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于荫霖发起,联合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两江总督刘坤一、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江西巡抚松寿、湖南巡抚俞廉三,共地方督抚大臣八人联衔会奏,斥责义和团为“邪教”、“乱民”、“土匪”、“劫盗”,请朝廷予以痛剿,并明谕各省保护洋商、教士,避免与各国开战,待李鸿章到京后妥商办法③。联衔人包含了两江与湖广辖区内的所有督臣、抚臣,明确表明了他们对义和团的态度。虽因电信中阻,此会奏到京时,已在宣战之后,但其意义不可小觑,概为督抚们“联络一气、共保疆土”的前奏,“东南互保”的首倡与中心之地恰在于此。

      剿拳会奏发出时,也正是“东南互保”酝酿之时,为了阻止英舰入江以及北方的骚乱蔓延至南方,由盛宣怀建议,刘坤一和张之洞反复电商,迅速从主剿拳匪、避启外衅,转向主动向外国人担保在长江流域“自任保护”。刘坤一不仅增加了南京城的门卫,保甲局巡查从8名增长到了26名,各营长官亲自在夜间出巡。上海、镇江道台均依其命令张贴告示,严密防御,水陆协同④。武汉方面张之洞在“严防”同时,还派人到各国领事处传达总督努力保护外人的方针⑤。对此,英国驻汉口领事法磊斯(Fraser)认为,此时外国人要做的就是支持长江上的总督们与端王分裂⑥。英国人称赞刘、张二总督是“有坚强性格的爱国分子”,而且认为如获此二人支持,在广东的李鸿章也会跟随其后,他的归附无疑有巨大的价值⑦。

      6月26日下午3时,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上海领事在会审公廨举行会议,被视为议定互保的标志。余代表江、鄂两总督表明了“力任保护”的诚意,并提出预拟的章程草案,希望正式签署生效。驻英公使罗丰禄在向英国外交部递交的照会中进呈了章程全文,署名人为刘坤一与张之洞,划定的保护范围为长江流域地区,包括苏州、杭州等城市⑧。这样,刘、张二总督首先把自己的辖区纳入保护范围,并注明在了其渴望交换的约条内。虽然各国在签字问题上有所保留,但均一致同意中外“互保”,并最终实现换文:各国保证不派兵登陆长江流域,两江、两湖总督则对各自辖区内外国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承担责任。日本人坚信二位总督的“决心颇坚定”⑨,他们尤为亲近张之洞,因为张一直以来十分仰赖日本,甚至将儿孙都送往日本留学⑩。英国则更偏爱刘坤一,认为其能更好地控制他的军队,也更偏向于英国(11)。

      赵凤昌在《庚子拳祸东南互保之纪实》中,记有苏、皖、赣等省派来的道员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12),说明在上海会议前,两位总督就已将消息通报给了辖区内的五位巡抚,是在各省的支持下同外国展开的协商(13)。上海会议次日,刘坤一再次致电各巡抚,告以其已经会同张之洞“饬令沪道正与各国领事议定长江一带由我自行力任,禁止造谣,严办匪徒,保护商教,不使疏虞,以期各不相扰,俾得保守东南,以待大局转机”,敦促巡抚们值此保护形势,“应责成各府、厅、州、县,会同营汛各集地方绅董,共筹保护之法,切实办理”(14)。作为“东南互保”的主持者,刘坤一、张之洞既得安抚地方官员,稳住长江局势,又得与领事磋磨,阻止外国势力入侵,更得思考如何为这项带有分裂嫌疑的举措正名,征得清政府的谅解和同意。6月26日一经议成,张之洞、刘坤一会衔上奏清廷,告以在长江保护商教的办法。而在议约之时,针对英国首先建议可进一步扩大“中立地”的范围,上海道余联沅回应道,除了正在战斗的北方地区外,其他地区全部中立。此后,在刘、张、盛等人的积极联络协调下,多个省份或主动、或半推半就地加入了“东南互保”,范围很快扩大到了大半个清帝国。

      二、附核心圈:附入“互保”的浙江、广东

      浙江省本归闽浙总督统辖,而两江总督一直有“兼管旧例”,故在商议互保扩大的时候刘坤一首先考虑的即是浙江。一开始盛宣怀也以此建议刘坤一可以直接命令宁绍道与宁波领事开展保护措施。只是刘不愿绕开浙江的实际最高长官,于6月25日给巡抚刘树棠发去一份通告“互保”的电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