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二战纪念性雕塑,再述公共艺术精神

作 者:
尹冰 

作者简介:
尹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原文出处:
创作与评论

内容提要:

06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无论是规模范围、剧烈程度,还是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影响之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争,使人类蒙受了巨大灾难。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所带来血的教训,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潮流。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使人们牢记战争的痛苦,纪念在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表达人类心向美好,追求和平的主流意志。在作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载体中雕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笔者搜集对比部分二战纪念性雕塑的典型案例,试从以下方面归纳论述。

      一、创作题材

      每一座二战纪念性雕塑都会在不同角度和程度上表现这场灾难,这些创作题材或是纪念某场战役胜利,或是表现英雄丰功伟绩,或揭露法西斯组织的恐怖行径,或表达人们对和平的美好愿景,不论何种题材,这些公共艺术都向公众暗示出反战的精神指向。

      1.刻画具体人物

      在二战纪念性雕塑中表现的具体人物既有英雄将士,也有贫民百姓。通过这些具体人物的艺术再现,不仅可以看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物形象的个性,也可以感观在灾难中所有人的共性。

      由南斯拉夫雕塑家弗拉涅·科尔什尼奇1964年设计创作的《铁托元帅纪念碑》(见图1)总高近5米,总重约2.5吨。铁托身穿大衣,表情庄重、两眼炯炯有神地凝视前方。雕塑造型简练明快,整体感强。铁托的外形只用几条接近垂直的边线勾画出来,除去军大衣上襟翘起一角之外,全身几乎都用平直的大面构造而成。这种创作方法与罗丹的《雨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的体面关系传达了人物的昂然性格,表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统帅气质。人物右肘稍稍弯起,两根手指伸展,给人一种手臂即将抬起的动感,因此雕像富有了生气,使这座纪念碑充满活力。南斯拉夫另一著名雕塑家奥古斯丁基奇也为铁托塑过青铜像(见图2),写实手法也很精彩。人物作踱步思考状,头微低,眼神深邃,双手背后,形象丝毫不减伟人风度。两座铁托雕像,雕塑家虽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但都将铁托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足可见雕塑语言之丰富。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中的《卓娅纪念碑》(见图3)塑造了一个年轻女英雄形象。在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中,卓娅和弟弟舒拉先后英勇牺牲,后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的母亲写了《卓娅和舒拉》这本感人的小说,来纪念她为国捐躯的孩子。这座纪念像展现了年仅17岁的卓娅牺牲时的光辉形象。雕像极富动感,人物骄傲地昂着头挺着胸,双手向后似乎要插上翅膀飞向祖国。

      

      图1 铁托元帅纪念碑,1964年,青铜 

      图2 《铁托像》,青铜 

      图3 卓娅纪念碑,青铜 

      图4 《祖国,母亲》雕塑 

      图5 苏捷斯卡战役纪念碑,1971年,白水泥

      2.表现具体事件

      与表现具体人物的雕塑相比,以战役、屠杀等具体事件为表现对象的纪念性雕塑更加注重历史的准确性、事件的情节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具体事件既可以用具象形式来刻画,也可以利用抽象手法来表现。

      二战之前,十几米的纪念性雕塑已算大体量工程,而二战后的几年,城市建筑向高层发展。变化着的城市建筑要求表现重大题材的纪念碑要相应地向高发展,使其体现应有的宏伟气势。苏联《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大型纪念碑综合体的主体像《祖国,母亲》(见图4)建立在山岗的最高点,“母亲”高举利剑,昂然挺立,号召苏联的子民拿起武器,保卫斯大林格勒!这里的“母亲”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所以,她的体量和尺寸自然要分外醒目,才能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雕像从脚到头顶42米,连同举过头顶的长剑共高84米,加上底座共高101米,足以使人感到气势磅礴。

      坐落在波黑的《苏捷斯卡战役纪念碑》(见图5)的作者是南斯拉夫的米奥德拉格·泽克维克,雕塑高19米,两块峥嵘的巨石的棱角针锋相对,象征着双方战争对抗的强大力量,碑壁上刻有这次战役中的种种感人事迹。这座雕塑纪念的是南斯拉夫在二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军民一举粉碎德军的围攻,胜利突围转移。这种抽象雕塑造型的体量和空间场域的尺度诠释了作者对战争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