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进程、国外经验和借鉴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莹,天津城建大学 就业指导中心,天津 300384 王田,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刘莹(1976~),女,吉林蛟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服务管理; 王田(1990~),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理。

原文出处:
生态经济

内容提要: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失衡现象已成为全球关注热点问题。运用传统供应链进行生产制造的理念已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因素,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现代化理念,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在回顾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衍生阶段的发展进程基础上,结合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经验,提出我国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发展的借鉴启示,为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思路创新。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9 期

字号:

       当今世界,资源、环境的竞争博弈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是生产制造的大国,资源消耗量巨大,对环境的影响深远,在全球倡导环保的背景下,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越来越意识到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不可分性,绿色革命也正在被大众所认识。本文在回顾了国外绿色供应链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衍生阶段的发展进程基础上,结合国外绿色供应链在制度、企业实践和社会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推进绿色供应链发展的借鉴启示,为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方式创新。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进程

       供应链管理是为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产品库存积压、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缩短供货时间,而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有效地联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降低整体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商业风险,优化过程管理[1],它是现代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工具。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时间将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进程划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推广阶段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

       20世纪70年代,绿色供应链管理发端于美国,以物流管理研究中增加环境因素为主要研究基础。巴里·康门勒[2]教授认为“技术说”和“利润说”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1970年4月22日,首次地球日的举行以其庞大的规模席卷美国,此活动是由环境保护相关协会的社会组织为支撑,国家民众、大学生等为主要参与者,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行动,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空前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美国重视环境问题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供应链概念提出和发展的时期,借助环境保护运动和资源整合发展的趋势,为绿色供应链的产生提供基础。

       1.2 形成阶段

       绿色供应链呈现出大规模、主流性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1994年Webb提出的绿色采购概念为先导[3],在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由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基于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处理制造业供应链发展问题的目的,首次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随着美国环保主义的深化、英国“ESRC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国际ISO14000系列标准的推出和制造类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方面的尝试,世界专家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更加活跃。1997年,Min等人在绿色供应商的选择研究中提出减少采购中废物产生的重要性[4]。1998年,美国出版了《环境绿色供应链管理》一书,主要是对分析工具和案例的介绍。1999年,Beamon[5] & Hock[6]将环境因素引入供应链中,并提出实际运作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的问题。另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绩效提升方面[7]、节省资金和资源、企业品牌树立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1.3 衍生阶段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的深度、广度方面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Zsidisin[8]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环境友好型进行规划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以及使用和再利用,以及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决策、行动及形成的合作关系。国际上,2002年国际期刊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上出版了专刊Gree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为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提供平台。基于全寿命周期,Giannis等从电池制造业的全生命周期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就废旧电池的逆向物流进行分析[9]。Sonesson等在牛奶各环节中利用生命周期法,分析了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食品生产过程与运输的分析系统[10]。2006年,欧盟正式公布了“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WEEE)及“电气电子设备中危害物质禁用”指令(RoHS)。更多的国家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约束市场行为,倡导绿色行动,使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不仅仅限制于制造类企业方面的实践,更多的推广到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建筑行业等。

       在我国,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从2000年开始实践和理论探索,与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源于与国外企业面临环境、成本压力增加的缘由不同,我国绿色供应链起源于绿色制造理论的引入[11],属于起步较晚,且应用推广范围偏小。自中国加入WTO以后,2001年中国政府正式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强制产品满足绿色要求,来迎合当前企业经营环境的挑战。朱庆华[12]和王能民[13]先后编写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不同角度的经典案例,指导国内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广。当前,上海、天津等积极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宜家家居、上海通用汽车、华为、远大、天津住宅集团等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开展不同行业领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2 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经验

       2.1 构建制度基础和保障

       国际上所倡导的“绿色”源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的产生,美国是绿色供应链的发起者和倡导者,随后认可绿色供应链的有欧盟、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组织,其主要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建立可行的、完善的指导环境保护、行业行为的科学法律体系。国外主要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见表1。发达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法令,涉及很多行业中,明确规定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对环境的责任,并推出以政府为代表的严格监控机制来监管企业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确保消费者权益和产品安全。根据企业的污染水平,限制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并积极寻求政策方面的激励手段。就新加坡而言,其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靠旅游行业,但受城市土地活动资源有限的影响,发展制造业等对土地、资源需求大且高污染的行业的发展受限,因此,保护环境,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对市民和国家发展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