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描述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或不足意味着企业发展趋于停滞或企业面临倒闭,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作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或不足,其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更会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由零售商、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中,如果零售商出现资金短缺,将导致零售商无法订购足量的商品,满足市场的需求,结果错失市场份额[1]。零售商的资金问题不仅使其自身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影响到上游企业的收益。为此,本文考虑由资金充裕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信用贷款以满足零售商资金需求。此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低于供应链各方的效益之和,存在“双重边际效应”现象,供应链并未达到协调及最优化[2],为此,本文考虑在融资基础上引入收益转移支付利益协调机制。 二、相关符号及基本假设 考虑一个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给制造商,制造商将原材料加工转化为成品并批发给零售商,零售商面对最终市场需求销售产品。不失一般性,假设供应商为最终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对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零售商负责销售最终成品,例如服装类产品供应链中的布匹生产企业(供应商)、服装加工企业(制造商)和服装销售企业(零售商)[3]。 本文考虑三级供应链中的零售商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所持有的少量资金无法支持其从上游获得足够商品,导致市场需求无法被满足。但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制造商资金充足,并愿意将所持有的闲置资金以信用贷款的方式提供给零售商,从而缓解零售商的资金压力,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相关的符号说明如下:s为供应商;m为制造商;r为零售商;
为供应商将原材料销售给制造商的价格;
为制造商将产品销售给零售商的价格;p为零售商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价格;A为零售商自有资金数量;D为市场需求数量,假设需求随机,密度函数f(x),分布函数F(x);
为供应商的单位产出成本;
为供应商的单位缺货成本;
为供应商的单位产品残值;
为制造商的单位生产成本;
为制造商的单位缺货成本;
为制造商的单位产品残值;
为零售商的单位产品成本;
为零售商的单位缺货成本;
为零售商的单位产品残值。 在不存在预付款融资条件下,分别分析零售商资金充足和资金不足情况下零售商、制造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收益。 1.零售商资金充足的情况
制造商接受零售商的订购并进行生产,此时制造商不承担市场风险,其收益为
同样,供应商接受制造商的订购并生产,也与制造商一样不承担市场风险,其收益为
2.零售商资金短缺的情况 当零售商持有少量资金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时,如果不通过融资解决这一问题,则零售商将会订购自有资金可订购的商品数量,供应商则按制造商能够订购的原材料数量提供原材料。
上述分别分析了零售商资金充足和短缺条件下零售商、制造商、供应商的收益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因为
,即零售商资金充足条件下的收益大于资金短缺条件下的收益,此时零售商资金短缺时没有实现最优的收益;同理,零售商资金短缺的条件下,零售商订购量、制造商收益、供应商收益都未实现最优。通过上游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信用贷款这一融资方式是解决零售商资金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6-7],因此,接下来将分析制造商提供信用贷款解决零售商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考虑供应链协调问题。 三、不同生产数量决策者的建模及分析 1.零售商确定最优的产品订购数量 零售商持有少量资金A,制造商提供信用贷款融资。制造商支付足够多的资金给零售商但制造商向零售商收取一定的资金成本,利率为r。零售商根据自身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来确定最优订购数量,制造商和供应商接受这一订购数量并生产,进而获得相应的收益,但须向制造商支付一定的利息[8]。此时,零售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收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