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究”:超越知识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正磊,江苏盐城市文峰中学。

原文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内容提要:

“文化探究”应当成为当今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其远比文化知识本身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文化探究活动,比如课外主题探究、写作背景探究、综合品读探究、专题拓展探究、名称意义探究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和审美情趣。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喜欢将教学中牵涉的文化内容当作一般知识(常识)或背景来处理,缺乏对这些文化现象及内涵的深入探究,缺乏对文化资源的品读与感悟,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文化探究”应当成为当今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其远比文化知识本身重要。

      比较国际组织、部分国家及地区的核心素养结构,我们可以发现欧盟与台湾地区专门提到了“文化意识与表达”或者“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等相似的理念。而中国是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度,所以培养学生“文化探究”的兴趣、意识以及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了“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究包罗万象的文化,挖掘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从课堂“生成”的情况看,学生对文化的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兴趣更加浓郁,情感越发真挚。

      一、课外主题探究,感受文化的风貌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我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主题”(或话题)探究活动,即本着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原则,通过单元中的这些主题词进行适当的“文化主题拓展”,让学生搜索、整理出尽可能多的文化素材,供课堂理解、讨论时使用。如“建筑艺术”探究,可以让学生结合我们本地的标志性建筑,探究建筑的形状、寓意以及主要用途;“民俗风情”探究则搜索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了解老百姓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面”上感受文化的全貌,初步了解、感知丰厚的文化内蕴,激发学生探究文化的热情。

      如执教《端午日》时,我先让学生准备“端午日”风俗习惯的各种资料,探究“吃粽子”“挂艾蒲”“赛龙舟”等风俗的起源,了解粽子的品种、味道、意义等,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如盐城的吃红萝卜)和与之相关的故事。教《美丽的西双版纳》时,我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西双版纳的景点图片与详细介绍,全面了解傣族人的服饰、竹楼、寺庙以及当地的野象表演、泼水节等活动,感受西双版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除此之外,凡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现象均可作为探究的对象。如讲《范进中举》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先整体了解古代科举制度的“常识”,如几种级别的考试、考中的人的称呼、享受的待遇等等。再让学生探究秀才“中举”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变化,明晰“中举”的意义:①考中举人,可以先选择参加会试等考试和不参加考试两条路。参加会试考中了自然不必说,但假如会试考不中会怎样?(会试一次不中,可以要求担任教职,做学官。会试三次未中,可以参加大挑,候选知县。大挑并非经过考试,而主要是看相貌、口才,挑上的人常常发往急需用人的地方,例如治河工程之类,以候补知县试用。)②假如考中举人后不去做官会怎样?(即使不出去做官,在家也可以称乡绅,交结官府,包揽词讼,横行乡里。)③总结一条封建社会的定律:无论哪条路,给范进带来的都是荣华富贵。有了这样具体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更详细、更清晰地了解封建科举文化。

      另外,我们还可以“乘”学生自己设计的“公朵拉”浏览“蓝蓝的威尼斯”,从图文并茂的中国园林文化进入《苏州园林》,从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与活跃引入《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些课外探究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文化经典,使学生整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国文化的情感,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

      二、写作背景探究,体味文化的情怀

      一般而言,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而对这些背景的分析、研读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缘由,透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

      在介绍鲁迅《孔乙己》的写作背景时,我将介绍背景与主题探究结合起来,此文写于1918年冬,当时虽然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逆流依然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是产生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仍然存在,孔孟之道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利用这一背景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揣摩鲁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认为:鲁迅想拯救青年一代,不想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对照现实,思考当时的社会现状,应该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在更宽广的视角中展现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麻木。而这些分析与交流使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病苦”社会进行“疗救”的责任感以及对“病苦”人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

      当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后,学生还会在自己内心深处引发更多的感慨。韩愈写《马说》时,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才有了“伯乐不常有”之叹。了解韩愈的经历后,才能理解他怀才不遇的愤慨与诘责,才能理解对壮志难酬的知识分子的同情与惋惜,才能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蕴涵的那种深意,才会很自然地为那些被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的人才扼腕叹息……

      三、综合品读探究,挖掘文化的教益

      文化资源浩如烟海,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综合研读与品悟,多元解读与探究文化的深意,获取尽可能多的教益。

      每次教《生命与和平相爱》时,我都会在新授课结束后补充一些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教育相关的材料,如犹太人和中国人每年的读书量、家庭教育的现状、获得诺贝尔奖的名人、拥有的财富、学校的素质教育等,让学生进行比照分析,找出异同点,写出自己的探究心得。然后再参照鲁迅《藤野先生》思考,促使学生反思我们的“国民性”、民族心理以及教育现状,启发他们深刻反省自身的不足,发现民族的优越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这些角度引导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确保所写内容“言之有物”,且能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