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法的本质及类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代顺丽,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福建 漳州 363000)。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现代教学论意义上的“语文朗读法”是“语音呈现”和“信息加工”内外协同进行的学习方法。如何在外部“语音呈现”的同时,开启内部的“信息加工”,是语文朗读法的“技术”所在。只有外部的“语音呈现”,没有内部的“信息加工”,是“死读”;只关注如何优美地呈现语音而不顾意义理解的“美读”,是只重形式而无实质的教学“花架子”。根据目标指向、外部的语音呈现和内部的信息加工等方面的不同,“语文朗读法”分为“标准朗读”和“表情朗读”两种类型。两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语文朗读法的本质

      (一)语文朗读法含有“语文教学企图”

      1.“语文朗读法”与“社会性朗读”的情境不同

      对语文朗读法的探讨,首先要放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下讨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朗读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提问、对话等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具有“教学方法的内在规定性”。德国学者希尔伯特·迈尔认为“教学方法”即“围绕目标而实施的方法和程序”,“目标指向性”是教学方法的首要规定。[1]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带有“目标指向性”,学生朗读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或是为了读准字音,或是为了读出节奏,或是为了读得连贯等,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朗读的“目标”。这个“目标”可称为“语文教学企图”。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建构意义。根据阅读的根本性目标,语文朗读法的总体“教学企图”是“促进理解,建构意义”。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朗读与语文课堂之外的朗读就有了区别。为论述的方便,把语文课堂之外的朗读称为“社会性朗读”。“社会性朗读”处于社会情境中,含有“社会性企图”。

      根据朗读是否在语文课堂情境下开展及是否有“语文教学企图”,可以把语文朗读法与社会性朗读区别开来。

      2.“语文朗读法”和“社会性朗读”有“理解差距”

      “社会性朗读”和“语文朗读法”都和“理解”相关联,只是“关联点”不同。如果把对文本的“理解”看成一个从左往右延伸的地带,“语文朗读法”处于“理解前地带”,而“社会性朗读”处于“理解后地带”。

      “语文朗读法”的轨迹是从“不理解”指向“理解”,而“社会性朗读”的轨迹是从“理解”指向“再现理解、表演理解”。“语文朗读法”和“社会性朗读”的差距在于“理解”。正是这个“理解差距”,决定了“语文朗读法”的“教学企图”是“促进理解、建构意义”,而不能是“再现理解、表演理解”。

      饱受诟病的“语文朗读腔”是未能正视“社会性朗读”和“语文朗读法”之间的“理解差距”造成的。“语文朗读腔”指在语文课堂朗读时表现出的刻意做作的、不自然的、装腔作势的、夸张空洞的情感腔调。在没有“理解情感”的前提下,“表演情感”,“再现情感”,势必会造成“表演的空洞”和“再现的无力”。

      “语文朗读法”一定要围绕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为促进理解和意义建构而朗读”是语文朗读法的“教学企图”,也是语文朗读法的内在规定。

      (二)语文朗读法是“语音呈现—信息加工”内外交互进行的学习方法

      1.“语文朗读法”是外部“语音呈现行为”和内部“信息加工行为”的统一

      许多语文教育名家对朗读下过定义。朱自清言:“朗读就是读(出声地读)。”李长之言:“所谓朗读一事,也便只是用话的语调(平常说话的语调)去读的一途了。”叶圣陶言:“朗读,就是出声诵读。”[2]

      从外部行为看,“语文朗读法”的确表现为“出声读”,但这只是“表象”。心理学家认为,在“出声读”的外部行为启动的同时,还开启了内部行为,即“信息加工行为”。叶圣陶多次谈到“朗读要心眼口耳俱到”,“心”即内部的“信息加工行为”。

      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阅读材料,有两种信息表征形式,一种是文字的书写形式,一种是文字的语音。文字的书写形式被称为“视觉表征形式”,语音被称为“听觉表征形式。”

      心理学家发现,根据信息的不同表征形式,人类发展了两种不同的知觉模式。依赖“视觉表征形式”的被称为“视觉模式”,依赖“听觉表征形式”的被称为“听觉模式”。[3]87朗读和默读,是两种不同的知觉模式。“朗读”为“听觉模式”,“默读”为“视觉模式”。

      绝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阅读的知觉模式以“听觉模式”为主。在默读中,貌似是“视觉加工”,但读者内心实际经历了一个潜在的活动,即把书写形式在心里转录成“语音”,这个潜在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语音转录”。[3]82阅读时,即使未出声阅读,读者也必先经过“语音转录”后,再由语音求索意义。“语音转录”认为人类必须通过语音才能了解意义。

      根据这种观点,阅读时“视觉模式”被认为居于次要地位,因为它要依赖“听觉模式”。

      综合心理学的观点可知: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主体会同时开启两个通道:一个是外部的知觉通道;一个是内隐的心智通道。“朗读”时,学习者的“听觉通道”和内部的“心智通道”同时开启。“听觉通道”的行为是“读出声”,是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心智通道”的行为是积极思考,是不可观察的内部行为。

      笔者把“听觉通道”的行为称为“语音呈现行为”,“心智通道”的行为称为“信息加工行为”。

      “语文朗读法”是内外协调、同步进行的学习方法。如果把“语文朗读法”比成冰山,“语音呈现(读出声)”只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的冰山一角”,“信息加工(积极思考)”是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的冰山山体”。

      “语文朗读法”是由两部分行为构成的,一部分是可以听到的“语音呈现行为”,另一部分是内隐的“信息加工行为”,这两部分是同步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理解,建构意义,这两种行为都指向理解和意义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