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手工业与机器工业长期并存,其中既有竞争也有互补,这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阶段”。①但是,孰优孰劣,学界看法不一,早期有学者将手工业看作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认为它“不过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阻力”,②也有学者认为“从长期趋势看,近代工业在竞争中日益占上风。因为技术进步给近代工业带来的内部效益大于手工业,资本产出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必定快于手工业;社会广泛的技术进步也带来外部条件的改善,如运费的降低等,近代工业从中所得的利益必定大于手工业”。③还有学者认为“在资本有机构成或附加价值率较低的部门,城市近代工业很难驱逐农村手工业”,“这一点不仅制约了民族资本同时也限制了外国资本的发展”。④将手工业置于机器大工业的对立面。虽然对于机器工业“这种新质生产力表现出某种偏爱,给予特别的关注,本也是人情之长”。⑤但是,历史真相往往在这种偏好中被误读,甚至被曲解。在工业化初期,一些具有深厚传统的手工业相对于机器工业不仅不处于劣势,甚至拥有一定优势。如果不借助某些外部力量如战争、贸易保护主义、税收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很难完成对手工业的完全替代,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大多证明了这一点,⑥夏布业也不例外。不过,学术界对税收变动导致夏布业衰落的原因虽有初步探讨,但深入研究不够。朝鲜是中国夏布的传统市场,日本占领朝鲜后,通过关税税率的调整,不断加重中国夏布的进口关税,同时通过进口替代政策,几乎在十余年间将中国夏布驱逐出朝鲜市场,也致使抗战前中国夏布业陷入绝境。本文以夏布输朝危机为例,探讨税收变化与手工业兴衰的关系,以进一步丰富学术界关于手工业衰落原因的研究。 一、朝鲜市场与中国夏布贸易 夏布亦称苎布、麻布,以苎麻纤维为原料经手工纺织而成,是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之一,因其适合夏季使用,故称夏布。在棉花普及前,苎麻是普通百姓最重要的衣着原料,元以后随着棉花逐渐普及,麻布逐渐为棉布所替代。但因其舒适、透气、耐用等特性,夏布仍有一定的市场。直到近代,夏布业仍然是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南方部分农村地区重要的手工业之一。近代的夏布仍“概属家庭工业,由妇女用手制织”,⑦主要有绩麻、上机、织布、漂白、染色及印花5个程序,每个程序都为手工操作,“纺织夏布系用木机,其机型与乡间纺织纱布者无异”。⑧夏布一般分粗、细两种,以纱之粗细区分,“普通粗布经纱数在四百至五百之间”,细夏布“经纱数在一千至一千二、三百之间”,粗者“绩之成絘,岁可三匹,细者仅一匹,或不足一匹”。⑨夏布的产量、产值虽与棉布存在较大差距,但仍有一定的规模,据巫宝三估计,夏布业衰落后的1933年,全国总产值仍可达829.5万元。⑩ 除少量供原产地市场消费外,夏布大都集中运往汉口、上海、汕头、烟台等通商口岸,由通商口岸销往其他国内市场及海外的朝鲜、日本、南洋诸岛等国外市场,其销场“北至朝鲜,南至印度”,地域可谓广大。国外市场中以朝鲜最为重要,盖因“朝鲜人生活简单,奢侈玩好等品,非其所嗜,惟衣料品,则均仰自外来”,(11)夏布是朝鲜最主要的衣料品,朝鲜人“一年四季,均用夏布制衣,可谓人无问男女,时无问冬夏,皆莫之废”。(12)“鲜内夏布之消费年达一千六百万元,占全鲜丝绸、棉布等织物消费之半,盖夏布一项为上、中、下级鲜民之必须品,且下级农民以其耐用尤为欢迎,而全鲜农民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七十七,则鲜内夏布之需要自属可观”。(13) 朝鲜市场在中国夏布销售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历史资料中缺乏夏布销售量的国内外市场的直接统计,但从海关资料(见附表1)推算可知,1919-1931年(14)输朝量占国内外贸易总量(15)的比重,除1930年低于20%外,其余年份皆高于30%,一般都在40%以上,少数年份甚至高达60%以上。如图1。 作为夏布重要的海外销售市场,朝鲜对夏布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海关统计的1902-1939年夏布出洋、输朝量值(见本文附表2、附表3),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时期夏布销往国外市场的变化,输朝量在出洋量中所占的比重常年保持在80%以上,有些年份甚至接近100%。从图2可以看出,朝鲜在中国夏布输外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朝鲜市场与中国夏布业的发展休戚相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夏布业的兴衰。夏布价格对朝鲜市场的变化极为敏感,朝鲜市场销路清淡就会造成国内夏布市场的疲软,价格回落,(16)朝鲜市场销路通畅,夏布价格亦会随之上涨。(17)
图1 1919-1931年输朝量占中国夏布国内外贸易总量比重之估算
图2 1902-1939年中国夏布出洋、输朝量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