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融合及冷链物流发展概述 (一)产业融合理论及特点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最早源于数字技术出现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通信技术革新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推动了通信、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融合。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产业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化,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也逐渐形成。 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融合理论正是在这种现实需求的环境中产生的,其特点有:创新性,即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同时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产业复合性,即将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重组三类。 西方关于产业融合基本特征和规律的揭示大致有:从产业融合的原因来说,产业融合源于技术进步和管制的放松;[1]产业融合一般发生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处;[2]发生产业融合的产业,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产业关联性[3]或技术与产品的替代性;[4]技术的融合并不意味着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5]产业融合的结果是改变了原有产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于重划产业界限;[6]斯蒂格利兹(Nils Stieglitz)[7]提出了四种类型的产业融合;林德(Lind)[8]建立了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来分析产业融合现象,提出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已经涉及了产业融合的原因、动力、过程、趋势、管制政策等方面,以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理论、制度理论、技术条件等为背景,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针对性的。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消费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多元化、新鲜化已成为消费者的追求。生鲜食品、乳制品、速冻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单纯依靠传统的常温物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冷链物流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较之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迅猛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有组织、成规模、较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组织协调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部分生鲜食品仍以常温流通为主,而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普遍达到95%以上;发达国家的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在整个冷链环节中的损耗仅有2%~5%,而我国农产品在冷链环节中的损耗相当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9] 目前,国内学者对冷链物流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以及将成熟的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冷链物流行业等等,关于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 针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孙婧、黄世祥[10]从规模实力、定价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五个方面建立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指标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权数,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骆勇平[11]从物流服务质量、物流配送效率、物流成本效益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刘广海、谢如鹤[12]指出我国应规范冷链物流操作流程,完善冷链管理制度,并建立符合自身的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何耀宇、吕永卫[13]通过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五个因素建立了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顾客忠诚度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余伟英、彭帆[14]设立了生鲜类农产品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陈红丽、陆华[15]详细探讨了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指标体系应包含的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的选取等问题,建立了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关于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在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更是匮乏。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冷链物流服务质量领域内相关的理论研究。 针对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结合冷链物流行业固有特点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它客观地评价我国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并加以改进,以达到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