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普元,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心理学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及青年期,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一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6)02-0038-06

       埃里克·洪伯格·埃里克森(Erik Hombuxger Erikson,1902-1994年),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中自我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范围超越了古典的精神分析,认为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个体内在本能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传递、移置和改变固定的能量,已不足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观察人的心理发展[1]。因此,社会意象(环境)与有机体力量(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被提上日程。他以安娜·弗洛伊德和哈特曼等的自我适应性理论,创立了以强调自我的适应和发展的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并自称在弗洛伊德理论的磐石上,创立了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的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8阶段的人格发展渐成说。笔者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最终构建了个体与群体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人类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社会环境”两组关系中,个体生命周期与宗教之间呈现的关系。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

       埃里克森在1963年第一次用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描述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在返乡生活中呈现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缺失障碍:“这些士兵缺乏的是同一感。他们知道他们是谁,有个人的同一性,但似乎他们的生活不再联结,有一个核心的障碍,称为自我同一性的缺失”,“他们在战争的紧急状态中失去了个人同一性和历史连续之感……就精神分析的图式而言,这种控制只有自我(ego)的‘内部结构’能为之负责”[2]。战争中的士兵失去个人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性,开始认为是失去了“自我同一性”[3],后来发现,在具有严重冲突的年轻人身上,其混乱感主要是由于他们内心冲突引起;而在混乱的反抗者和具有破坏性的青少年犯罪者身上,则是与社会的冲突有关[4]。士兵的自我同一性缺失,主要是指生命周期时间序列上的不一致,其产生原因是个体“内部结构”中的自我与本我、超我的不平衡;而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除了时间序列上的不连续,还主要源于其内在结构中的“自我与本我、超我”以及“自我与环境”的不平衡。从本质上讲,这种同一性的发展,或者说人格的发展,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最基本的层面,即自我同一性;第二,个体同一性;第三,社会同一性。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很丰富的,却又具有模糊性。有时同一性指结构,有时指过程;有时指主观经验,有时指功能;有时指个体独特的意识感,有时指经验连续的潜意识追求;一个时期指集体理想的一致性,另一时期指比较的差异性。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在动力特征上是符合皮亚杰的平衡概念的。在皮亚杰看来,人类在发展中的智慧就是适应,个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以同化的方式将客体纳入主体的图式之中,引起主体图式的量变;以顺应的方式将主体自身图式适应客体引起质的变化[5]。本文中的平衡是指同化、顺应两种作用引起的ψ模型自我与本我、超我、环境的平衡。ψ模型的这种变化是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平衡状态,这构成了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个体生命周期中同一性的渐进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同一性危机的过程。

       笔者根据以上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三个层面,基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力图构建一种模型来描述人类个体生命周期和群体历史周期演化过程,最开始构建了个体与群体社会的两组自我同一性理论模型(见图1、图2),图1、图2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在模型寻求平衡的旋转过程中,形似国际心理学符号ψ,故名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普西)模型。但是在后期论文撰写中,笔者发现图1、图2除了能更好地体现自我同一性的平衡结构和运动特征外,却不能与精神分析学派的意识结构相契合。于是,笔者将图1、图2描述个体与历史同一性的模型,完整地调整并融合为图3,虽然图3不再形似ψ,而形似运动中的水车,或者倒立的ψ形状,但是它是图1、图2的完全整合,并揭示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社会环境”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应区域。所以,笔者仍然将图3命名为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它是与自我、人格和人群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学概念模型,本文侧重对个体自我同一性理论ψ模型(图3)的含义、特征及其调试做出论证。

      

       图1

      

      个体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

      

       图2

      

      群体社会意识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

      

       图3

      

      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

       自我同一性理论ψ模型(图3)的含义:在个体生命历程中,自我位于个人的核心之中,同时又是位于他的社会文化核心之中[6],自我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7],调节内在的本我、超我以及外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产生不平衡到平衡的周而复始的持续运动,形成ψ模型平衡结构。这个运动倾向如果是积极向上的,个人愈能回答“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反之则自我惶惑迷失。

       结合以上对ψ模型含义的解读,ψ模型在个体生命周期的动态运行中,还主要涵盖以下要素:第一,自我同一性概念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ψ模型为我们把握同一性的本质提供了结构模型:同一性是自我与本我、超我、环境不断平衡的结果。即ψ模型是内在自我与本我超我之间、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结构之间呈现一致性的一种状态;自我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ψ模型中自我与其他三要素(本我、超我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人格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动力。ψ模型的平衡发展是人格完善的标志,也是个体心理成熟的体现。第二,ψ模型作为个体内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心理结构,自我是处于调节系统的核心地位。这也是个体描述、关联和解释相关客体世界的理论、原则和基础,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主体感受。事实上,ψ模型平衡结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人类自身的重大意义,在于个体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发展方面和时间序列方面的交互作用,只有作为一种心理社会的相对性运动[8],ψ模型才能加以概念化,因为存在是运动着的存在。第三,ψ模型使个体的内在结构在主观上表现为同一感,换句话说,同一感是ψ模型的功能表现。对埃里克森的理论而言,正是这一框架最终提供了自我的一致感和连续感,使个人知觉和经验深刻地统一成为可能,这也证明同一性是确实可证的实体。这种同一感具体表现为互为关联的存在感(明确我是谁以及我的位置)、一致感和连续感(人格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心理成熟感、生活的意义感、方向感(自我导向的目标意识)。总之,只有将ψ模型理解为一种多方平衡的动态发展结构,才能将自我同一性时间序列连续的动态性与个体此刻的静态研究联系起来,才能将个体内在心理机制和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因素结合起来,进而对自我同一性ψ模型有整体、本质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