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青年化论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贵礼,淮海工学院法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青年化就是青年通过实践活动,以自身的独特方式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发生变革的过程。当代社会的急速变迁以及社会信息化,不仅使青年具备了实践社会青年化的精神力量和专业能力,更使他们获得了实践社会青年化的广泛机遇。社会青年化的基本途径是价值观念的传播、生活方式的革新、知识技能的展现、职业劳动的创造、利益诉求的推动,内在机制是渗透机制、示范机制、压力机制和创造机制。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社会青年化,不仅体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国人观念现代化的领潮人,更体现在他们为国家现代化的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信息化社会来临之际,重新审视“社会青年化”,势必引发学界对青年学理论进行重新思考。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08 期

字号:

       近些年来,很多青年现象都十分引人注目和深思。2009年“80后十大CEO”曾一度成为舆论焦点。智联招聘大客户运营中心发布的《2013年IT行业报告》披露,35岁以下员工占IT行业从业人员的93.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披露,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从经济层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正在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有力地履行着多种重要角色”[1]。“当代青年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其实质是‘第五种权力’即网络话语权、监督权的运用。”这“不仅是国家权力格局的优化,而且还在较大程度上对国家政治生活形成了良性促动,这无疑是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2]。据报道,至2013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35岁及以下青年职工共有65718名,占全体职工的一半以上;在副主任设计师及以上岗位中,青年占61%[3]。进入本世纪后留学人数总体呈井喷式增长态势,“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波及教育、科技、学术、文化、政治、经济、法律、金融、通讯、交通、社会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全方位和划时代的”[4]。《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披露,2013年中国出境游市场已经达到9818万人次,34岁以下的游客占到整个出境人数的54%。蒋方舟、郭敬明等青年作家的超级人气,成为十分罕见的文化景象。如今,类似的青年现象不胜枚举,无不昭示着当代中国青年正以自身的独特方式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就是社会青年化现象。其实,学界对青年的考察分析,归结起来就是两个维度,一方面是社会对青年的教化、濡染、锻炼作用,即青年社会化,另一方面就是青年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即社会青年化。在社会青年化日益凸显的历史阶段,系统研究社会青年化这一范畴尤为必要。

       一、社会青年化的滥觞与本土化

       社会青年化这一范畴是青年社会学的先驱、保加利亚社会学家彼得·米泰夫在1976年的朴里摩尔斯克国际青年研究学术会议上最早提出的。他指出,“青年一代进入自立的社会生活的过程具有两个侧面:青年的社会化与社会的青年化”。“青年化是一个描述青年在社会关系中引进变革的概念,这些变革又是同青年对于既存的社会政治体系和社会价值的新关系联系在一起的”[5]。虽然彼得·米泰夫没有给出社会青年化的明确定义,但根据上述观点可以分析出,他所指的社会青年化的基本内涵就是青年对社会的变革作用。

       遗憾的是,这一青年学重要范畴在中国学界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至今不仅没有相关专著出版,而且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只有三篇,作者分别为吴鲁平、宋德昭、刘宏森。吴鲁平的论文是最早解读青年社会化这一范畴的中文文献。文中指出,“它既包括青年对社会表层文化或浅层文化,即表意象征——如服装、身体装饰等等的改造,也包括青年对社会深层文化,即价值观念的改造”。“既不是青年社会化统一于社会青年化,也不是社会青年化统一于青年社会化,而是两者统一于青年与社会通过实践-认知活动联结起来的互动过程之中”[6]。显然,吴鲁平不仅把社会青年化解读为青年对社会的改造过程,而且探讨了青年社会化与社会青年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彼得·米泰夫的观点。宋德昭指出了社会青年化发生的标志——“青年成为社会群体结构的最大部分”,“青年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得以显现,“精神文化层面”“使社会变得更充满青春和活力”[7]。刘宏森则更为具体地提出了社会青年化发生的标志——青年“在许多新兴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主体性的作用,从而成为现实的重要代言人和主要话语权的掌控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受到青年的影响”,“体现出了青年人特有的一些状态、特点和特质”,“在青年人的影响下,整个社会更有生气,更有活力和创造力”[8]。

       上述三位学者从不同侧面丰富、发展了青年社会化这一重要范畴,而且使其实现了本土化。笔者综合他们的观点,把社会青年化定义为:青年通过实践活动以自身的独特方式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发生变革的过程。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这一范畴是基于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概念提出的,因为农耕社会中的“年轻人”生活在后塑文化的背景之下,是没有资本去改造社会进而变革社会的。在工业社会的同塑文化中,青年虽然发挥了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作用,但与其前辈相比并不突出,其“功绩”往往被埋没。在信息社会中,前塑文化得以立足,同时青年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作用凸显,社会青年化才成为迫切话题。也就是说,社会青年化这一范畴的核心在于青年对社会的“改造”“变革”。第二,社会青年化与青年社会化是相对的概念,两者都表达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但前者是青年为主体,社会为客体,而后者则恰恰相反。应该指出的是,两者并不是一个时间上、空间上完全重合的过程,因为青年的某些社会化行为,如学习基础知识、基本规范等,不能直接对社会产生“改造”“变革”的效果;而社会青年化过程必然产生青年社会化的效应,因为青年“改造”“变革”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自我丰富、自我提高。第三,相对于“青年的社会作用”“青年的社会参与”这些提法,社会青年化这一范畴不仅包含着“作用”“参与”之意,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作用”“参与”的实质与结果,即“改造”与“变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