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修女规章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汪丽红,复旦大学 历史学系 上海 200433 汪丽红,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修女是中世纪修道体制的重要组成,然其所遵守的修道规章往往因以男性修规为导向而容易被学术研究所忽视。本文以西欧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自己主笔并获得教廷认可的修女规章——圣克莱尔修规为中心,从历史纵向和社会横向剖析该文本中“贫穷”、“爱”、“圈禁”等核心理念所展示的时代意义,以及女性对于修规和修道的不同理解。继而在梳理西欧中世纪不同历史时期修女所遵守的诸种修道规则基础上,分析中世纪盛期修道运动的若干变化,阐释圣克莱尔修规诞生的背景及其开创性。尽管圣克莱尔修规的现实影响力有限,然而它的诞生标志着修道领域内性别意识的觉醒与实践,并打破了传统宗教写作中的两性合作模式,因此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超越了文本本身在中世纪的现实影响力。本文以圣克莱尔修规为中心考察中世纪西欧修女规章的发展,观察伴随社会和宗教本身的变迁,男人和女人对理想的女性修道模式认知的演变,以及两者之间微妙的分歧;解析在男性威权笼罩下的中世纪修道运动中,女性为获得身份认同,不得不与男性修道者之间维系既紧密追随又试图区隔的复杂关系。尽管历史处境复杂,以圣克莱尔为代表的女性以其独立的思考为修道运动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8 期

字号:

       修规作为指导修士或修女日常生活及行为规范的文件,尽管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对由男性主导而成的修规,例如在西欧影响深远的本笃修规,学界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然而中世纪近千年数量众多的修女们遵守何种修规?她们又是如何理解修规的?相关的英文和中文研究都不多见。本文拟围绕中世纪第一个由女性主笔为自身撰写的修规——圣克莱尔修规,试图梳理中世纪西欧修女规章发展的脉络,重新审视性别因素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历史发展中所呈现的复杂图谱。

       一、圣克莱尔修规

       圣克莱尔(St.Clare of Assisi)是西欧中世纪历史上著名的女圣徒,也是圣方济各的早期追随者之一。据其传记,她在1194年出生于意大利显贵家庭,在一次听过圣方济各布道之后受到感召,决意逃避家族安排的婚姻而加入修道行列,1212年3月于波尔祖科拉(Porziuncola)发愿正式受戒成为修女,圣方济各随即将之送入附近的圣保罗(San Paolo)本笃修女院,之后又送往另一所本笃修女院(Sant' Angelo in Panzo),随后定居圣方济各修建的圣达米阿诺(San Damiano)修女院,并担任院长近40年,直至1253年于此地去世。她不仅在方济各传统中开创了女会,还撰写了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女性主笔的修女规章——圣克莱尔修规。

       作为第一个女性为自己撰写的规章,圣克莱尔修规的诞生相当艰难。圣方济各本人并没有为居住在圣达米阿诺的修女们特别指定修规,克莱尔一开始加入的是本笃修女院,遵循的是圣方济各教导,包括其1209~1210年获得教皇口头许可的原始修规(现已遗失),但“没有证据表明该生活方式包含针对克莱尔及其姊妹所宣生活的任何详细规定”。①1215年第四次拉特兰大公会议规定,所有新成立的宗教社团,都必须遵守某个已经制定的修规。为此,1217年枢机主教胡戈里诺(Hugolino di Segni)以本笃修规为蓝本,为追随克莱尔的修女们制订了修规;1247年教皇英诺森四世修改胡戈里诺修规,是为第二修规。但是以上两个教会指定的修规都没能严格践行圣方济各的贫穷理念,克莱尔并不满意,于是着手撰写自己的修规。然而新修规提交教廷后迟迟未能得到许可,几经争取,直到1253年8月9日处于弥留之际的克莱尔才在病榻上收到教皇批准的消息,两天后克莱尔去世。

       圣克莱尔修规一共12章,涉及准入、礼仪、管理等日常生活的方方方面,很多条款看上去与此前修女所遵循的传统修规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但其所表达的三个核心理念使之真正成为中世纪里程碑式的修道文献。

       第一,克莱尔与枢机主教和教皇分歧的焦点在于“贫穷”。经过克吕尼改革,12世纪西欧宗教界改革的重心从神职人员的道德状况逐渐转向宗教生活性质和信徒个体信仰,②所以在圣方济各和克莱尔生活的年代,效法基督(Imitation Christi)和使徒生活(Vitaapostolica)成为核心议题。圣方济各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丰富了格利高里改革时期就已提出的“使徒生活”概念,使之囊括三重含义:模仿原初教会:贫穷、简单、忏悔;炽热的爱;乞讨为生或劳动得食。③三重含义的基础都是贫穷,因此贫穷在中世纪盛期不再只是一个形容词,而跃升进入形而上的领域。康普贝尔(Josie P.Campbell)分析中世纪盛行的拉撒路故事说:“表面上看,这个寓言显然是讲城市穷人的。……那些拥有权力享受世间愉悦的人注定受永恒的痛苦,除非他们将财富分享。从这个角度看,13世纪起托钵修士团可能赋予贫穷神圣的性质。”④事实也确实如此。13世纪后半叶一位无名作家在他的《贫穷论》(the Sacrum commercium sancit Francisci cum domina Paupertate)中将贫穷拟人化,并自陈来历说她原在伊甸园内陪伴亚当,揭示正是人类社会造成了贫穷的分化。圣方济各修会正是为了呼应伊甸园的无邪状态,通过自愿贫穷,试图在现世创造一个永恒不变的平等世界,将创世纪、基督时代、圣方济各时代和修会的自身历史保持在当下。⑤从这一角度而言,贫穷绝非简单意义上的放弃财产行为,也不只是众多修道操练元素中的一种,而是真正来自上帝拥有神格的神贫,成为圣方济各修道理念和实践的核心要素。

       作为圣方济各的忠实追随者,圣克莱尔在修规第6章“不要拥有财物”中全面表达了她对神贫的理解:“不得通过中间人接受或持有任何所有物、财产,或任何其它可称之为财产的东西,除了为保证修道院的适当隔离和完整所需而按需保留的土地;除非当作菜园满足姊妹所需,否则不能开垦这地。”⑥院制修道兴起之初,为了供养等问题,一些修道院拥有的公共财产和外围人员数量并不少,⑦中世纪早期西欧的修女院虽然财产状况时常陷入困境,但拥有俗家女仆也很常见,诸多修规明文规定必须放弃财产以及不得拥有私人物品等条款落到现实并不等于一无所有。克莱尔对私有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双重限定从源头上遏制了修女院和修女生活滑向世俗的任何可能性。

       在这一核心条款之前,克莱尔反复强调坚守神贫的重要性。本章第一句话开宗明义说自己和姊妹服从于圣方济各,接下来她说:“真福之父见我们不害怕贫穷、劳作艰辛、受苦、羞耻、世人轻视,我们反将这些视为大喜乐,被他为我们写下如下的生活方式而感动:‘既然圣灵令你让自己成为最高王、天父的女儿和仆人,以圣灵为配偶,选择按照圣福音的完美生活,我为自己和弟兄们决议并宣誓对你们和对弟兄们一样始终同样关爱并给予特别关怀。’”⑧申明了圣方济各对本会修女的重视,要求修女们遵照指引者遗命,不要移志:“我们永不偏离自己怀拥的最神圣贫穷,在去世前不久,他再次为我们写下遗嘱,说:‘我,弟兄方济各,微小的,希望追随最高主耶稣基督及其最神圣母亲的一生和贫穷,坚持到永远;我要求并劝告你,我的女士,永远过最神圣的生活,身处贫穷。小心警戒不要因任何人的建议和教导背离之。’”⑨圣克莱尔顺理成章地要求会中修女继承圣方济各遗志,将神贫永远坚持下去:“我和姊妹,从来心念要护卫我们曾向上主和真福方济各宣誓的神圣贫穷,继承我担任院长的人以及所有姊妹一定要奉行,不可亵渎之,永远。”⑩本章“直接来自圣克莱尔”,没有引用圣经经文,而完全引用圣方济各的语言,因此在克莱尔看来自己所遵守和强调的正是圣方济各贫穷的原初本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