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阻止孩子关上卧室的门

作 者:
Yika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人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前阵子,我收到一个家长的提问,读完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孩子在家总喜欢把自己关起来,也不知道在干什么。我有几次装作和他说话,出屋时自然地把门敞开,刚出门,孩子又把门关上了。最近,他还在门上贴‘随手关门’的纸条。我特别不舒服,一家人为什么这样冷漠,也没人打扰他、碍着他。我该怎么改变他?”

      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也兴致勃勃地贴了张“随手关门/有事请敲门”的字条在门上,结果比上面问题中“需要被改变的孩子”更惨一点——被我妈骂了一顿。但我想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说说我的经历,或许能更好地解答家长类似的疑惑:我的孩子怎么不愿意和我分享了?

      我少年时期的房间,书桌前就是大窗户,连着阳台。小学时代最惊悚的记忆,就是我妈从窗户口忽然冒出一声:“又驼背!”“握笔的方式又不对!”“又看小说!”云云,那真是一种紧闭房间门、拉上窗帘也无法阻止的惊悚。

      但我妈却因为能随时帮助我改正陋习而得意不已。

      结果是,我落下了一个后遗症:现在每每坐回那张旧书桌前,都会莫名地紧张一下,心虚地朝阳台望一眼。回想少年时期,记忆最深的竟是每个看书、上网的午夜——那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啊,因为关上房间门后,灯光还是能透过门底的缝隙。我曾试过用枕头死死塞住缝隙,不让光透出去,或者干脆不开灯,死死蒙在被子里开小灯……

      懂事之后发生过的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初三时,妈妈偷看了我手机里的短信,还像抓住把柄似的,得意洋洋,嘲笑乃至痛骂我那卑微的单相思……可能在一个母亲看来,这种青春萌动远比早恋更可耻吧。我明白她是恨铁不成钢,可那种鄙夷的神色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头。

      类似的事情还有日记。

      我妈总习惯性地搪塞:“又不是故意的,你摆在那么明显的地方,想看不到都难。”而我能做的,也只剩张口结舌了。我妈从没意识到,那是我的书桌,我的床,我的手机……我始终无法接受一种偏见:未成年谈何隐私?经济不独立谈何自由?

      为什么我们一方面在社会上抵制不公,另一方面却在家里创造弱势群体?

      看着文章开头的那个提问,就像看着青春时期的自己,那时是多么形单影只啊。每天只想着快点长大,快点有自己的小小居室,有可以让我自己安排生活的自由天地。想象着,我可以大开卧室门,和我心仪的那个他发短信通电话,而不必担心谁会迈着细碎的步子走过来……

      因此,我想对这位家长说,有些孩子喜欢关卧室门,有些孩子不喜欢关卧室门,但归根结底,他们想要的,只是关或者不关的权利和自由而已。而发放这种自由的主动权就在父母手中。是否要在窗外不时冒出几句训诫,是否要在房内灯光还亮着时推门进去“探视”,是否要翻开孩子放在桌上还没收进抽屉的书信……这些都是父母的“自由”。

      我只希望这些家长,千万不要把侵占孩子可怜的隐私视为乐趣,还包裹着“我关心你”的糖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