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15-03-13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6)01~0001~09 席强敏,陈曦,李国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与空间分布——基于面板工具模型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1):1~9.[Xi Qiangmin,Chen Xi,Li Guoping.Market Potenti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a: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Panel Model with Instrument Variables.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1):1~9.]doi:10.13249/j.cnki.sgs.2016.01.001 自新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对于产业空间布局和集聚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古典经济理论强调第一自然因素的作用,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区域自身特征的影响[1~3],如要素禀赋、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新经济地理理论兴起后,研究者们更强调第二自然因素,将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4~6],如外部性、运输成本、规模报酬递增等,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集聚机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市场潜能效应[7~9],从更全面的角度考察了经济地理在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中的作用。 在市场潜能对经济活动影响的研究方面,Redding和Venables、Keith和Thierry的相关研究均论证了市场潜能通过贸易对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得出市场潜能对于工资收入、就业率和吸引制造业投资存在正向影响[10~12]。周伟林等、刘修岩等学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省级和地级城市层面实证得出市场潜能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3,14];赵增耀和夏斌则进一步将市场潜能进行细分,研究得出国内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和周边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15]。 已有关于市场潜能的实证研究大多关注制造业,通过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工资水平提升等作用机制阐释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而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突出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影响机制的研究则比较缺乏。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相比于制造业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大多关注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理论推理和对集聚特征与模式的实证分析[16~19],探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20],更缺乏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考虑市场潜能因素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将以中国地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工具计量模型,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与其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1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范围界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对于服务业的分类界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本文将二位数行业代码在53~60和63~75区间内的服务业确定为生产性服务业,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六大类①。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1994)相比,关于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分类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这种调整使得2003年前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数据可比性较低,所以本文研究的时间段是2003~2012年,研究对象是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1]。 在关于制造业的研究中,国内外很多学者大多用工业产值来衡量产业发展水平和进行指标测算,由于制造业产品是有形的,在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上都已经较为完善,采用这样的指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于服务业而言,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关于服务业行业增加值的统计被严重低估[22,23],因此采用产值来衡量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太合适,另外关于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从业人数数据远比产值数据全面,因此本文的研究均采用各地级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据进行指标测算。 1.2 面板工具变量模型 虽然面板计量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个体异质性问题,但如果回归模型包含内生解释变量,会产生内生性,为了克服内生性,在面板计量回归模型中需要使用工具变量法。面板工具变量模型在回归时通常分为两步,即首先对模型进行变化以解决个体异质性问题(比如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一阶差分法),然后对变换后的模型使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4]。 2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 传统的服务经济学认为,服务业的产品和制造业产品有着巨大的差别,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库存和运输的不可分性,这使得服务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贸易的,从而在空间布局上倾向于分散,难以形成集聚。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这种观点受到挑战。Krugman[8]研究得出,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比如金融服务业是可以贸易的,从而可以服务到周边地区,进而形成一些区域性的集聚中心,比如哈特福德是保险业集聚的中心,芝加哥是期货交易中心,洛杉矶是娱乐中心。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其可贸易的产业特征导致这些行业在区域中心城市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