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生产及其对主体记忆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庆峰,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城市空间生产的虚拟化特征越加明显,这一特征逐渐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虚拟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如影相伴;二是虚拟消费空间极度扩张,与现实消费空间一并侵吞着城市意义空间。虚拟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主体记忆以数据的、虚拟的方式漂浮在网络某处。从城市角度看,城市意象的快速变化、虚拟空间的繁衍使得主体失去了稳定的感知基础,第一记忆无法滞留地保存在意识中;这直接导致了第二记忆失去了再生产的根基;而上述技术的发展使得记忆以数据的方式存在的第三记忆成为主体记忆在数据时代的主要形式,但是却以无根的方式飘荡,无法进入到主体的生命体验过程。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指出,放弃批判才是西方民主被破坏真正的根源。这一观点也适于城市研究,批判也可以看作是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根本。从本质上看,城市空间是人类自我内在空间意识的外在表达形式之一。除此以外,还有技术,它是人类弥补具有先天缺陷身体的主要方式。两种形式对于人的空间意识的呈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笔者以往的空间研究中已经揭示出技术何以导致人类空间体验的异化。在这一考察过程中,主要揭示城市空间生产对于主体记忆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在修改城市空间二元论的基础上来分析上述问题。①

       一、客观空间的构成及其异化

       客观空间,包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维度。所以,对城市客观空间的分析就可以包括物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两个维度。物理空间中最基础的是与定位有关系的“位置”。②“位置”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城市所在之地,即以何者为地基。位置的问题不仅仅是物理点的选取,更是建造者价值观念的体现,这部分与哲学相关。其二是建造,位置选定之后,涉及建造,这部分和建筑学有关。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位置意识与建造意识的变化。初期,人类处于“无自我意识的过程”③,即选择居住乃至城市地点的主要方式是依势而为,即根据自然材料的天然位置和状态来满足自身居住需要。原始人类居住的地点主要是岩洞,“这些岩洞大约还使古人类形成了最早的建筑空间概念,使他们看到有围墙的封闭型空间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量和感召力量”④。岩洞的位置无法改变,是天然形成的。古希腊的城邦在建造的时候也是依势而建。“爱琴海地区的城镇就没有任何类似的大规模的合作和协调左右,这儿的地势本身使得人类无法加以任何改造。”⑤古代中国选择城市建造地点的根据是自然条件和水源。“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⑥古印度人建造住所的时候,则更为重视仪式。“当我们建造我们住所的时候,我们应当奉献神圣的祭品,勇敢的拉克什曼,宰杀黑色的公羊,准备献祭……”⑦此时,人类无法改变自然材料的形状,而只是善于利用资源。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对材料的利用也只是停留在偶然的阶段。

       随着自身的发展,开始出现进入“具有自我意识的过程”,即利用“设计”的概念来选择城市的位置,在各种地形上都可能建造起城市,如平原、沙漠、海边等地的城市。人类通过设计改造自然材料的性质来建造自己的空间,如改变材料位置、改变材料属性甚至改变整个城市的位置。人们开始制造机械器具来转移某些物理对象,如大的石料。在这一过程中,只改变其位置,利用材料的性质,但根本上不改变其性质,更谈不上从无到有的新材料了。从古代城市的构建来看,很多都是利用城墙来保护自己。从中国古都长安到罗马城,尽管造墙技术有差异,可能前者更多手工,利用少量机械,后者会大量运用到各种器械,但目的相近。所以,在城市城墙、房屋的修建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原始自然材料,如石块、木头、水等,在整个过程中,材料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如散乱的材料被建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屋子。20世纪的城市所发生的变化是改变自然资源的性质来建造城市,比如钢铁、水泥、玻璃等技术的大量运用就是如此,人们改变了自然资源的性质和形状来建造城市。甚至是,开始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新的东西,比如数据和信息,这些都可以纳入到设计范畴中。

       古代及近代的城市都是基于大地表面,强调地基。建筑的方向是单向的,即追求高度。未来城市的发展朝向两个方向:上天入地。上天方面,摆脱了原有的基于大地的高度,进入到太空。早期的设想是城市建造在月球上、火星上。如果没有遇到海德格尔的话,这还不是问题。当海德格尔出场时,就看到了问题所在。海德格尔曾经指出,“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⑧,这个观点对,但是存在缺陷。之所以对,是指人类城市的发展趋势,要脱离地球,也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缺陷是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被从地球上连根拔起的时候,将去往何方?对于哲学家来说,他不需要给出一个经验之所,如果一味地要求哲学家必须给出这样的一个地方,这种要求是无理的。哲学从来不给予一种经验解答。这样的答案是科学家所给出的。约翰·惠勒就设想未来的城市是位于黑洞之上,而并非地球之上。这一大胆设想被称之为“黑洞城市”。他的设想过程如下:“一种高级文明在黑洞边缘建造一个坚固框架,在其上建造一个巨大城市。每天垃圾车从城市运送百万吨垃圾到垃圾泵。在泵那里,垃圾被投入到运送车辆,这些车辆一个接一个调入到黑洞中。……因此不但城市居民可以使用黑洞把所有垃圾全部质量转化为车辆的动能,然后转化成电能,他们也可以把一些黑洞质量转化为电能。”⑨这个设想只是理论上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技术才能实现。2015年的电影《星际穿越》所展示的城市是位于某个星球之上的城市,这依然是延续了地球上城市的概念。入地方面,人们开始设想脱离大地的城市如海洋城市、地下城市,等等。这些城市开始远离大地,进入到水底和地下深处。芒福德曾经提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关于“地下城市”的设想。“这就是把许多必要的地下市政设施组织在一起,产生一个莫名的结果:地下城市,它是作为理想的场所而被构思出来的。”⑩在他看来,地下城市的实质是“最终变成埋葬我们焚化着的文明的墓穴的危险。现代人的唯一出路是重新从黑暗的地下出来,走向光明,鼓起勇气,不要逃避现实,躲到月球上去,而是回到他自己的人类中去”。(11)当然,这只是基于工业技术所设想的地下城市。根据媒体报道,2013年新加坡已经提出地下城市的建设设想,解决未来15年人口增加150万人的问题。“为了创造空间容纳新增人口,新加坡有意在地下打造相当于30层楼的科学城,把购物中心、运输枢纽、人行道、自行车道移往地下。”(12)但是这种做法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其中之一就是来自价值观的,即地下是死人的空间。所以,这一做法能否顺利执行还有很多非技术问题需要面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