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实践

作 者:
高鹏 

作者简介:
高鹏,北京大学博士后,今日美术馆馆长 100022

原文出处:
美术研究

内容提要:

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艺术的未来因此充满了乌托邦的色彩和无穷的想象力。为了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未来的美术馆应该能够承载最自由的想象。网络及虚拟世界的产生迫使公共空间发生了转移,美术馆亦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而存在。空间不再受限于实体,艺术创作未来的多样及流动性,美术馆该如何更好地行使其展示职责?显然仅仅依附于数字化,简单地将实体作品资料留存在网上是不够的。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实践从未停止,本文将以美术馆数字化的进程为线索,利用4个国内外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展示美术馆数字化趋势发展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模式目前展现出来的优势、缺点及具有争议的问题。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字号:

       未来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年份,也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梦境,它总让我们充满遐想。而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未来的这条路径似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过:“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随着数字语言的应用、信息的传播、网络的普及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人们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亦改变了艺术欣赏模式。在科技的推动下,艺术创作的展示方式和传播方式注定发生改变。20世纪以来,繁杂的艺术理论伴随着科学发展的进步不断翻新着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光怪陆离的科技给了艺术家们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造力。固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当代艺术的潮流内不断孕育出全新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样式。从行为艺术到声音艺术,再到依托与现代科技的影像艺术、灯光艺术。艺术早已走出了“物化”的设定,其边界不断向外延伸。艺术的未来因此充满了乌托邦的色彩和无穷的想象力。①

       面对不可预期的未来,艺术展示空间必须适应未来的艺术。为了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未来的美术馆应该能够承载最自由的想象。网络及虚拟世界的产生迫使公共空间发生了转移,美术馆亦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而存在。空间不再受限于实体,艺术创作未来的多样及流动性,意味着作品将不再依赖于语境。打破固有的表现手段及表现形式,由空间应运而生。面对这样的未来,美术馆该如何更好地行使其展示职责?显然仅仅依附于数字化,简单地将实体作品资料留存在网上是不够的。当代艺术的未来应该是虚拟与现实的真正结合,与传统作品完全区分开来,属于未来的艺术。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实践从未停止,本文将以美术馆数字化的进程为线索,利用4个国内外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展示美术馆数字化趋势发展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模式目前展现出来的优势、缺点及具有争议的问题。

       美术馆的数字化进程与科学技术平台巨头的关系自然是同气连枝的。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还没有得到普及的时候,如今已名扬遐迩的比尔·盖茨便已经在1989年的西雅图注册了一个名叫Corbis的图像公司。②那时的Corbis并没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和定位。只是基于盖茨对于未来的预期,他认为未来人们那个电子相框购买艺术品并放在家里用作装饰。③于是他决定要做一个数字图像库,提供图像给出版商、广告设计公司、电影制作人。通过发展技术平台,建立一个最全面的图像手机库。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将图像服务供应给全球客户,帮助他们表达他们所关注的内容,并提供知识产权管理等售后服务。1991年开始,Corbis将一家博物馆的收藏品资料数字化并于1992年建立Corbis收藏库,之后逐步与国家美术馆,费城美术馆,圣彼得堡的赫米蒂奇博物馆签订协议,将他们的艺术作品收集在Corbis里。④盖茨预见的图像供应产业果然在今天得到了巨大的收益,Corbis逐步开始购买版权,积累摄影师艺术家资源,如今该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可视化信息资源之一,提供全球公共与私人收藏的艺术和摄影作品的综合性数字文档。苹果公司也曾经在1992年发布一张名叫“虚拟美术馆”(“The Virtual Museum”)的光盘(图1),并免费提供给全球1000所大学、学校、博物馆。这个“虚拟美术馆”虽然并没有连接网络,无法及时更新,但是已经可以允许用户在光盘程序的虚拟展厅中选择不同作品以看到作品详细介绍。⑤

      

       图1 CD-ROM,Publisher:Apple Computer,Inc.(1992),ASIN:B003RFDH8W

       除了科技公司,随着网络的推广,一些第三方软件以及博物馆也开始逐步加入线上博物馆的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将自己的藏品重新梳理,管理并上传在网络上。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网页简单且不能承载太多内容,但是作为数字资料库存在,被视作非常珍贵的资料来源,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内为今日的研究留存了难能可贵的资源。除去美术馆自身的官方线上美术馆之外,众多第三方平台也在此浪潮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曾经引起巨大反响的WebExhibits,ibiblio。其中,不常被提起,却在众多线上博物馆中独树一帜的“Ljubljana:Open-Air Museum”值得一提。

       案例一:Ljubljana:Open-Air Museum—初期美术馆数字化进程

       卢布尔雅那(Ljubljana)作为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首都,从来不是一个受人特别关注的城市。然而在美术馆数字化的进程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却在大量欧美国家美术馆中因其独特性占有了一席之位。2000年之前,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卢布尔雅那却率先将当地的博物馆数字化,推出“Ljubljana:Open-Air Museum”。

       “Ljubl]ana:Open-Air Museum”于1993年成立,1996年上线。与其他博物馆自运营的线上美术馆不同,“Ljubljana:Open-Air Museum”从创始之初便不仅仅针对一家美术馆的馆藏,而是针对整个卢布尔雅那这个城市而言。用官方的说法即是将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当作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来展示,所有的街道既是展览,而建筑和楼宇内则是博物馆的展厅。和其他所有数字美术馆一样,其创始意义在于将已经结束的展览资料用“最真实的形态”保留下去,这种办法就是3D数字化的全景技术。

       该项目于1996年从面向城市的虚拟博物馆上升成了面向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虚拟博物馆,扩展包括了该国境内所有的博物馆,超过106个博物馆展览。⑥此后,该项目继续扩充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城市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1999年更名为Burger's Virtual Museum Ljubljana,截止2006年已经收纳了超过10000个地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