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范式及其转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院生,华东师范大学 艺术研究所,上海 200062 曹院生(1969- ),男,江西鄱阳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

原文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中国画中的范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属于社会学范畴,意指规矩;第二层含义属于艺术风格学范畴,意指典范。绘画范式必定有一定的特质,如标准性、一致性、可信性、共享性和不可翻译性。倘若缺失其一,绘画范式将处于一种非常状态,甚至会引起绘画范式的转变。绘画范式就像一部词典,其转变乃新旧绘画词典之间的转变,同时也是绘画共同体成员世界观的转变,并且呈渐变特征。绘画范式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中国画的发展,而且还带来了绘画知识呈倍数乃至指数级增长。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6)02-0126-12

       doi:10.3969/j.issn 1007-6522.2016.02.011

       一、绘画范式

       说到范式(paradigms)一词,不能回避库恩(Thomas S.Kuhn)的范式理论。范式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核心概念。库恩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在形成公认的范式前,其发展并不成熟,还处于范式缺失状态。当范式成熟后,为共同体所接受和承认,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时,科学才进入常态时期。常态时期是科学不断繁荣发展,科学知识呈倍数乃至指数级增长的时期。不过在常态时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异常现象,而且有的异常现象因无法纳入现有的范式而产生危机,以致出现新旧范式的激烈竞争,导致共同体的分化与重组局面,从而转为非常态时期。一旦某一新范式在竞争中罢黜百家,独尊自家时,便是所谓的“科学革命”。新的共同体依据新范式去解决新难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常态时期,如此循环往复。由此不难看出,范式与共同体唇亡齿寒,密不可分。《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其中就有对范式一词的质疑。有学者通过分析,指出这个词在此书中至少有22种用法。为此,1969年库恩写了一篇文章对范式一词进行了重新界定:“‘范式’这个词有两种不同意义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一特定社群的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与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涉那一整体的一种元素,就是具体的问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或范例,可以代替规则作为常态科学其他谜题的解答基础。”[1]234很明显,据库恩之意,这个词的第一层含义属于社会学范畴,意指规矩;第二层含义属于风格学范畴,可以当作模型或范例解,意指典范。

       库恩的范式理论自从被提出来以后,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并被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受到了批评甚至攻击。而今将其作为探讨中国画问题的起点或前提时仍需小心谨慎,毕竟科学与绘画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从中国画的角度来看,借助于库恩对范式的界定,中国画中的范式也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学的含义,意指规矩,如“六法”理论,它是古典绘画范式主导时期的规矩。任何一个画家都得遵守这个规矩,包括其绘画法则与绘画技术等所构成的整体,否则就等于放弃绘画这个行当。二是风格学的含义,意指典范,如敦煌莫高窟103洞壁画中的《维摩诘像》,它是中国古典绘画范式主导时期的典范。每一个典范就是一个个案,某个个案的意图与其他若干个案的意图串联成风格发展理论,两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交错关系。对创作者意图的了解可以丰富或修正某种风格发展理论,而此理论又反过来帮助研究者处理下一个意图问题的探索,这便是潘诺夫斯基所言的“有机情境”。在这个“有机情境”中,研究者可以领悟典范在绘画发展过程中的“示范”与“失范”的表现。《维摩诘像》是古典绘画范式的典范之一。此作完成于盛唐时期,在造型上受到自顾恺之以来将维摩诘塑造成士大夫清谈形象的影响。早在魏晋时期,维摩诘变相便在中原流传甚广,而隋唐敦煌创造大型经变相主要是依据中原的文献或图像,所以此图的造型已经彻底摆脱了西域样式。在技法方面,此图展现了圆熟的线描表象能力。画中维摩诘带病倚坐帐中,倾身专注于和文殊菩萨进行激烈的辩论。画家严格遵守“六法”理论,以丰富的线条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维摩诘颜面、衣襟等细部特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辩谈斗智的临场气氛和维摩诘本人的内在情绪,充分体现了“骨法用笔”所实现的“气韵生动”。此画风非常符合画史所载吴道子的“白描”风格,成为古典人物画的典范,后人可以从中习得绘画中的“规矩”,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个典范都蕴涵着规矩,通过心摹手追的学习,绘画共同体成员能在典范的影响下认识到此类风格作品的基本规则。绘画共同体已经将这些实例所展示的情境与其他类情境相区别。这些相似的情境就像是某个人不断地给受训者造成感官印象,经过反复训练,最后受训者只要一见到那个人便能一眼认出他是谁,并能发现他与其他人的不同。

       中国画的学习有别于西画,它主要是从对典范作品心摹手追的临摹开始,通过临摹掌握绘画法则,领悟绘画范式。如通过临摹《维摩诘像》从而掌握“六法”法则与标准,理解古典绘画范式,进而按照范式进行绘画研究活动。中国画的发展是一个在“典范”与“规矩”之间不断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过程,从而决定了中国画绘画范式概念的两层含义:规矩与典范。在中国画发展史中,绘画范式中的规矩与典范虽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从其各自层面的含义来看,“典范”在中国画的教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似乎比“规矩”更为明显。因为任何一个绘画共同体在形成的初期讨论的对象一般是典范而不是规矩,他们对范式的认知是从对典范的临摹开始,然后通过创作发现规矩,进而体悟范式,而不是先信仰规矩,背熟或牢记规矩再进行临摹与创作。理论来自实践,对理论的体悟还必须通过实践去完成。这就是典范之所以较规矩重要的原因。

       二、绘画范式的基本特质

       一种绘画范式必定有一些特质,如标准性、普遍性、一致性、可信性、共享性、不可翻译性、优越性、示范性、规定性等等。但是有些特性是范式之所以为范式的特质,如标准性、一致性、可信性、共享性和不可翻译性。一种范式必须具备这几个基本特质才能称之为范式。任何一种范式只要失去其中之一的特质就会处于失范状态,换句话说,这几个基本特质乃范式之判准。在常态绘画发展过程中,如果范式具有这些特质,就可以判断绘画范式在发挥作用,绘画还处于常态之中;如果绘画中的范式不具备这几个特质,那就说明绘画范式已经失效,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处于一种非常状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讨论这几个特质。

       第一,标准性。任何一种绘画范式都有其标准。如“六法”的标准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其标准性的典范作品有《女史箴图》、《维摩诘像》以及唐永泰公主墓的《宫女图》等。“六要”的标准是“气”、“韵”、“景”、“思”、“笔”、“墨”。其标准性的典范作品有《匡庐图》、《寒林重林图》、《溪山行旅图》等。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比较清楚,此处不作过多解释。

       第二,一致性和可信性。一种绘画范式如果要想获得主导地位,就必须为广大绘画共同体成员一致接受和信任,相信它能解决范式内的所有问题。也许有人说真理往往为少数人所掌握,我想那是在真理的初始阶段,真正的真理必须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服务于广大群众,这样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范式也是如此,始终不能为广大群众一致接受和信任的范式不能作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准则,也不能称为范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