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15-11。 引用格式:彭建,陈云谦,胡智超,等.2015.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35(1):14-24.[Peng J,Chen Y Q,Hu Z C,et al.2016.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hinterland area[J].Progress in Geography,35(1):14-24.].DOI:10.18306/dlkxjz.2016.01.003 1 引言 城市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载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集聚现象,城市同广大周边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节和服务等多重功能(周一星,1995)。城市发展离不开周边区域的支撑,准确界定城市及其腹地,有助于明确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资源基底,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意义重大。因此,城市腹地的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20世纪初,伴随着欧美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在欧美开展了城市腹地研究。关于城市腹地的定量识别研究可以追溯到1933年,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在阐述中心地理论时指出:城市服务范围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服务范围的下限则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该理论虽并未明确提及城市腹地的概念,但对腹地边界首次进行了界定。格林(H.L.Green)1955年基于交通、通讯、金融联系特征划分了纽约与波士顿两大城市间的腹地边界(Green,1955)。赫夫(D.L.Huff)等则于1963年提出商店吸引概率公式,划分商店辐射圈层(Huff et al,1979)。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外城市地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引入,国内开始关注城市腹地研究,大多运用国外理论与方法,并注重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陈田(1987)首先应用“断裂点”公式对城市经济影响域作了研究,划定中国宏观城市经济势力圈;顾朝林等(1992)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由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本流5项指标构成的城市腹地划分模型,并对济南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周一星(1995)提出了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表征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区域,并将赫夫模型用于山东省济宁市城市势力圈划分。此后,国内城市腹地研究全面展开。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尺度中心城市与其腹地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陈联等,2005)。依循客观事物非均衡分布规律,生产力各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也呈现显著的集聚/分散特征,以城市为核心相互吸引而集聚,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腹地)产生辐射作用力(钟业喜等,2012)。随着中心城市的不断发展,其辐射范围逐渐扩大,不同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会发生重叠,有限的城市腹地作为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将成为发达或相对发达城市争夺的焦点。因此,城市腹地范围的精确测度作为城市与其腹地空间关联研究的基础,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研究的重点领域。 精确划分城市影响腹地有助于准确把握各个城市的影响范围,恰当评估城市实力(邓羽等,2013),进而指导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级各类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潘竟虎等,2008),对于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协作区范围确定、中心城镇吸引范围空间识别、城镇体系结构识别等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在当前区域融合、一体化倾向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对城市影响腹地的识别还可促进和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的合理配套建设,为提高城际联系效率、促进优势互补、推进产业升级与空间集聚提供决策支持。并且,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心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及其与腹地的互动关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大城市、小城镇与农村的有机互动,疏解大城市压力,加快小城镇发展。在此背景下,科学识别中心城市的腹地范围就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腹地识别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方法及个案研究,但迄今对该领域的整体研究进展仍缺乏系统梳理,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内涵辨析不清。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腹地概念内涵的变化,从识别对象、内容与方法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的近今进展,并基于城市腹地识别概念框架展望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2 城市腹地概念内涵 腹地概念由来已久,国际上一般以腹地识别方法为核心,围绕识别对象、识别内容等方面特点阐述腹地的概念内涵。此外,尽管断裂点理论在最初提出时并未涉及“腹地”概念内涵,但对于腹地的概念界定和识别方法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统一将其纳入腹地概念的内涵辨析研究。综合来看,目前国际上对腹地概念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表1):①以引力作为核心概念的城市吸引区,主要应用于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等综合服务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县城等(许学强等,1997)。赖利(W.J.Reilly)于1931年提出零售引力模型,以零售业辐射范围、商业中心吸引范围作为腹地的概念内核,同时强调“商业影响”;康维斯(P.D.Converse)于1949年提出断裂点理论,以城市规模作为衡量城市吸引力的标准,认为腹地即为城市的吸引范围;②以“流”作为核心概念的流度辐射区,应用于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广泛对外辐射的城市,主要包括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核心功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公路枢纽中心;或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许学强等,1997)。基于哈格特(P.Haggett)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与周围腹地之间存在对流、传导、辐射等关系,即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相互传递关系,城市对其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成反比(Wheeler et al,1989);③以中心地与腹地互动关系为核心的中心—腹地体系(Wang,1999)。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界定了腹地与中心地的关系,指出城市作为中心为其周围区域提供商品与服务,以商品和服务的依赖为核心。而在弗里德曼(J.Friedman)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中,与中心区产生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外围地区,即为中心区的腹地(周一星,1995);④以中心地与腹地一体化为核心的区域共同体。城市与腹地的关系,由倾销服务、商品的单向辐射,转变为互补、互动、互进的区域共同体,并从早期的主要强调经济发展一体化,转向后期的社会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1975年,洛斯乌姆(L.H.Russwurm)提出区域城市结构理论,将核心区与其腹地视为区域整体,表现为离城市越近影响力越大,反之影响力越小,并逐渐过渡到另一个城市影响区的空间结构(荣玥芳等,2011)。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不同类型概念的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均强调城市核心与外围腹地的密切关联;而城市腹地概念内涵的动态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心城市与其腹地间互动关系的转变,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学术界对于城市发展、城市与腹地关系演变机制,以及城乡区域共同体的认知演进;并且,尽管上述四种概念反映了城市腹地概念认知的时间演进,但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在某一时期可能同时存在这四种城市—腹地关联。因此,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识别对象、识别内容、识别方法、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恰当使用城市腹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