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

作者简介:
高晓路,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吴丹贤,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许泽宁,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颜秉秋,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 100068 高晓路(1969-),女,内蒙古包头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gaoxl@igsnrr.ac.cn。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即:①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②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③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④老年人的空间行为;⑤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老龄化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建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5-12。

       引用格式:高晓路,吴丹贤,许泽宁,等.2015.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34(12):1480-1494.[Gao X L,Wu D X,Xu Z N,et al.2015.A review and frame-work setting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J].Progress in Geography,34(12):1480-1494.].DOI:10.18306/dlkxjz.2015.12.001

       1 引言

       建国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口金字塔的形状已由正金字塔形变为倒纺锤形,老龄化与少子化态势日益明显。1999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截至2014年底,老年人口已超过2.1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5.5%。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高龄化(即80岁以上高龄人口)的增长态势也非常明显。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0年80岁以上人口将占老年总人口的12.4%,同时受20世纪60-70年代前期的生育高峰影响,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1.8%,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将是依赖长期照护的失能老人。

       在社会转型和空间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复杂,呈现以下特点:①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高度叠合,在多种社会维度和时空尺度上呈现出较强分异;②中国加速老龄化是主动的选择(邬沧萍等,2011),受政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巨大;③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基础不扎实,公共财政能力有限,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对社会化服务的支付能力不足;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和重构期,老龄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相关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政策边界不明确;⑤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和空巢比例增加,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稳定性降低。

       自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上述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过去30多年里,人口学、经济学、老年学等领域的学者纷纷响应,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对老龄化持续关注且成果丰硕的主要是两个综合性学科:人口学和老年学。人口学主要是基于人口学统计和调研数据对人口老龄化的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对人口发展不平衡的态势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侧重于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老年学是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可大致分为3个方向:从医学、生物学角度对人类生理衰老规律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以人口学为基础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中宏观研究;借鉴社会学方法对代际关系、养老问题、老年人生活状况等社会问题的中微观研究。

       上述学科主要是从非空间视角来探讨老龄化现象及其社会影响和应对政策。与此不同,地理学认为社会现象是“人”、“地”两大系统的要素在特定空间环境里相互作用的结果(陆大道等,1998),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构成复杂开放、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巨系统,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吴传钧,1991)。因此,地理学强调从现象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入手,运用多尺度、区域性、综合性的视角来解读社会的变化。

       实际上,学术界早就认识到老龄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议题,但是地理学者的参与较为有限。早期,人口学、老年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力量是相关研究的主力军,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口地图集》也是由非地理学者倡导和组织编制的。中国地理学界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初期主要着眼于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城乡差异、区域分异等宏观问题;近年来,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老年社区建设、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需求等问题也逐渐成为城市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研究的议题。但总体来说,老龄化是地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较窄,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这对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

       2 地理学视角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的主要议题

       2.1 议题一: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

       2.1.1 时空特征

       中国人口地理学在空间格局的探索方面成果卓著。自1926年竺可桢先生发表《论江浙两省之人口密度》后,出现了许多有关中国部分区域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成果,例如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瑷珲—腾冲分界线”(即“胡焕庸线”),半个世纪以来其所反映的中国人口分布地理格局仍未发生大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地理学出现人口学和统计学转向,对传统地理学的贡献有所减弱。19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新受到重视,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人口脆弱性一起,成为跨世纪人口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国际前沿(封志明等,2011)。

       已有研究发现,区域性、动态性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为显著的两大时空特征。区域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上老龄化进程和程度的差异性。王志宝等(2013)认为,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区或省区之间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而引起的人口老龄化演化阶段、特征与趋势方面的区域差异;二是区域内部由于城乡人口迁移等原因带来的老龄人口城乡倒置等问题和大都市区内部的老龄人口分布差异。相关研究较为丰富,总体特征是根据各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与速度不同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差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老龄化的区域分异进行识别和类型区划分,并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例如,利用省域或市域人口统计指标分析老龄化水平的省际、城乡、东西部和民族间差异(李日邦等,1999;杜鹏等,2010;赵儒煜等,2012;于涛方,2013);综合利用统计和田野调查数据对城市内部的乡镇、街道进行比较,识别老龄化的差异化格局等(柴彦威等,2005;李若建,2006;张开洲等,2014)。就研究区而言,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因较早步入老年型社会而受到关注(林琳等,2007;张纯等,20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