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林,郭玉晶,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原文出处:
经济学家

内容提要:

本文在技术学习曲线理论的基础上,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两个视角,研究了1990-2014年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有效促进技术进步;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影响效应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均需通过其他间接因素作用于技术进步。(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均为负,这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技术学习曲线中的“临界点”;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短期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进步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一、引言与综述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低成本两个动力源,2008年之后,国际市场疲软,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持续下降,使得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要从传统的要素和投资驱动转换到创新驱动。技术进步是创新驱动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来源分为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存在较大技术差距时,技术引进可以加速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发展;当技术差距缩小时,技术引进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决策要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需要在技术外取与自主研发之间权衡。在原有增长动力即将枯竭、新动力尚未形成、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中国如何引导社会和企业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战略,如何制定创新政策日益关键。

       大量文献表明技术模仿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林毅夫[1]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模仿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但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效率受技术差距影响,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效率更高,差距较小时,自主研发更具效率[2]。发展中国家能否吸收先进技术取决于该国人力资本水平、文化环境与制度特征等,人力资本存量越高,选择空间越大;否则,模仿成本太高,不利于技术进步[3]。因此,模仿要选择相匹配的技术,只引进先进技术,易形成技术依赖,不利于本国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技术转移的形式之一,通过FDI技术转移,可以在成本很少的情况下将先进技术内部化,FDI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称为技术溢出效应。李杏等[4]认为FDI包含了技术、管理、知识等“一揽子资本”,是中国技术进步的长短期原因。王红领[5]研究了工业行业FDI与自主研发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企业生产率的间接效应是正的。但陈柳等[6]等考察了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王滨[7]也得出了FDI正的溢出效应并不确定的结论。以上研究表明,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作用仍有待考察。

       2012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规模增长至88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研究表明OFDI也是技术转移的形式之一,OFDI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称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Driffield[8]研究了OECD国家的OFDI,结果表明一国的生产率会因对外直接投资而提高。赵伟等[9]检验了OFDI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发现,逆向技术溢出存在R&D要素丰裕地区,但王英等[10]并未发现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现有研究发现,OFDI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方式仍有争论。

       综上所述,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均是技术外取的三种途径,从技术来源维度上,技术外取和自主研发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技术进步是中国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研究对影响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路径仍有争论,并且选择变量时,或考虑单方面因素,或采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忽略了变量之间互相影响对技术进步的间接作用,而不够全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来源划分为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四个渠道,将技术外取和自主研发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两个视角探讨影响中国技术进步的路径。本文主要贡献: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四个变量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路径。第二,去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定量测算出四个变量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效果和间接作用效果。第三,在长短期内考察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

       技术学习曲线最早由Wright在1936年提出,是指通过成本的变化来衡量学习和技术进步的关系,它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随后,学习曲线被拓展为生产函数,用来反映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随产量增加而减少。技术学习曲线反映了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包含在生产过程中,所以学习曲线的效应也可以被认为是“干中学”效应,生产单位产品的时间在减少,也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后发国家通过技术模仿与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蛙跳”,但也有学者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存在“蛙跳现象”。先进技术具有“沉默性”,需要大量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专家的头脑中,无法直接使用。后发国家只有经过模仿和再创新才能转化为适合本国生产的实用技术,后发国家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模仿和“干中学”仅是停留在标准技术的传播中,并非新技术的传播。全球化的分工中,“干中学”已经细化为“干”与“学”的国别分离[11],即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加工”中学,发达国家在“设计开发”中学。

       图1反映的是“干中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曲线AD、BE与BF均为技术曲线,表示随着时间的继续,技术在进步。曲线AD假设一国并未对外开放,完全依靠自主研发,长期内技术进步表现出线性增长的特点。曲线BE与BF假设一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技术差距,并且能够引进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C点表示,当发展中国家发现与发达国家存在技术差距时,借鉴模仿发达国家,“干中学”效应从此点开始。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进步表现指数化增长速度,即C点到M点的阶段。在M点,本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缩小,实现“技术蛙跳”,达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收敛,即MF曲线。S点是“临界点”,表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模仿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出现低端锁定效应。即后发国家自主研发能力弱,依赖他国技术,低端锁定会出现“学习高原”现象,随着时间继续,技术水平始终落后发达国家,陷入到“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不良循环中,即SE曲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