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或“留城”:北京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分流

作 者:

作者简介:
汪永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所 汪永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问题。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北京市适学流动儿童存在教育分流情况,在流动儿童小升初的时候,父母会根据孩子的成绩、家庭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返乡”或“留京”的抉择。但是,无论是返乡还是留城,他们都难以实现社会向上流动,返乡只不过是延迟了教育分流的时间。加强职业教育,引导流动儿童转变职业观念,这既可以解决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也有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6)01-0097-06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约1277万人,北京市约50多万人。从2000年左右开始,流动儿童问题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各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有所好转,但情况依然不乐观,仍然有2.94%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流动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1]。受当前户籍制度以及教育体制的制约,北京市流动儿童无法在北京参加中考和高考,在他们快要进入初中之时,必须就“返乡”还是继续“留京”进行抉择,由此也就出现流动儿童“返乡”读中学和“留城”读职高的教育分流现象。熊易寒、周潇等人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角度来分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的反学校文化是由于对未来期望较低而导致的自我放弃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现了阶级再生产而非社会流动[2]。也就是说无论是返乡还是留城,等待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他们无法避免阶级再生产的命运。

       一、北京市流动儿童的流动特征

       我们于2013年1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对北京市的流动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为1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调查采取了分段抽样的方式,首先在北京市抽取了四个区:昌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和海淀区;再在每个区按照公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抽取1-2所学校;然后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三年级以上)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样本。最终一共抽取了6所学校,其中3所打工子弟学校,3所公立学校。调查数据采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根据需要在对主要变量进行均不缺失处理后,得到一个1108的样本量。除了采用问卷调查之外,还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老师、父母及流动儿童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北京市流动儿童很多出生在北京,流动儿童转学比较频繁,流动儿童存在回流现象。

       第一,超过1/3的流动儿童出生在北京。流动人口的流动已经出现家庭化趋势,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所调查的流动儿童中,有34%出生在北京,而且年龄越小,出生在北京的比例也逐渐提高。流动儿童中,1998年出生在北京的比例为17.6%,2005年出生在北京的比例已经提高到了42.2%。出生地非北京的流动儿童中,他们被父母接到北京来的最主要原因是可以和父母在一起,一家团聚(45.3%);还有一些是由于客观原因,譬如老家没有人照顾,不得不来(26.7%);爷爷奶奶年纪大,父母不放心(26.6%)。由此可以预测,流动儿童及其出生地在北京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他们具有不同于上一代流动人口的特征。

       第二,流动儿童的转学次数频繁。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不稳定,处于频繁的流动中,这也导致了流动儿童转学次数频繁。在1108名学生中,没有转学经历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2.8%。而且年级越高,没有转学经历的学生比例也逐渐下滑:三年级为47.1%,四年级为27.2%,五年级为20.8%,六年级为21.7%,七年级为6.5%,八年级为3.4%,九年级为2.0%。到了七年级之后,学生普遍都有两次以上转学经历,所占比例分别为:七年级为66.6%,八年级为70.5%、九年级为76.5%。年级越高,转学次数在两次以上的比例也越高。而从学生最近一次转学前所就读的学校可以发现他们的流动特征。在有转学经历的790名学生中,从老家学校转过来的学生一共有279名,所占比例最高,为35.3%;从其他打工子弟学校转过来的有226名,占28.6%;从北京的公立学校转过来的一共有206名学生,占26.1%;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其他城市转过来的,占10.0%。而且在每种类型的学校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有两次转学经历。这表明,流动儿童往往随着家长的迁移而不断地在北京与老家之间、北京不同的打工子弟学校之间、北京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之间、北京学校和其他城市学校之间转学。频繁的转学经历,使得流动儿童不得不不断地面临陌生环境,不利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

       第三,流动儿童存在回流现象,留守与流动并存。北京的流动儿童不仅是从老家等其他地方流向北京,而且他们往往也要经历从北京返回老家的过程,在留守与流动之间不断转换,留守与流动是一种共同存在的状态[3]。低年级阶段主要是从老家流向北京。五、六年级是他们从北京转学回老家频率最高的年级。但是由于教材的不统一、环境的重新适应以及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教育水平的低下,返乡的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往往也不理想,难以考上大学。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分流

       从广义上讲,教育分流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入不同类别的学校(或班级),而不论这种分流是依据学生学业还是其他的人为要素。教育分流具有多种分类:从其分流形式来看,包括校内分流和校际分流;按其阶段来分,有小学后分流、初中后分流及高中后分流等。教育分流直接为学生从事不同职业和进入不同社会阶层奠定了基础[4]。

       (一)“升学派”&“厌学派”

       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子女的最大期望为“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占比达80.1%。而子女对此也表示认同,这占到了流动儿童的76.8%。他们普遍都认为,好好读书考大学才是正途,否则以后只能像父母一样从事体力劳动。除去3.43%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可以说大多数学生都是认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们的教育阶段安排应该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由此,可以根据流动儿童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与否将他们划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升学派,二是厌学派。“升学派”的目标是努力学习,将来考取大学。而厌学派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表现出厌学情绪,他们乐于继承父母的衣钵,认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处于非主流的位置。然而“升学派”和“厌学派”之间的界线并不清晰,“升学派”的升学之路比较坎坷,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和放弃,从而向“厌学派”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