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313.4;E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16)02~0079~17 进入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已进入败残末局,美军逼近日本本土。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内部对“和”(降)战意见分歧。主战派主张“一亿玉碎”“本土决战”;主“和”(降)派则认为,日本已无力继续再战,应加快结束战争。争论结果,决定在保存天皇统治权的情况下,接受盟国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倾向主“和”(降)的昭和天皇裕仁最后裁断,接受盟国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关于裕仁的研究,以往研究者主要关注其战争责任。①而对其在日本败降过程中产生结束战争想法的时间及在投降决策中的作用少有论及。有学者称“天皇直到最后还是主战论者”。②情况是否如此?本文依据历史资料,梳理裕仁在日本败降过程中的言行,以期对上述问题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 一、冒险开战,赌徒心理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内部对是否与美国开战仍争论不决。不仅内阁首相近卫文麿与陆相东条英机之主张对立,连统帅部内部陆军与海军之间也意见歧异。1941年10月7日,近卫仍表示对开战能否取胜缺乏信心。而东条强调,开战不能拖延,否则失掉战机。对美开战,更多期待于奇袭。近卫说:军人对战争往往看得很容易。东条却说:“在国家存亡关头,有时也不得不闭上眼睛往下跳。”③10月12日,近卫说,战争进行一二年虽有可能,但三四年则无信心。虽然之前(9月6日)御前会议已作出了开战的决策,外相丰田贞次郎却认为,“御前会议决议是轻率的”。④“如果打二三年,究竟如何?”海军方面对战争信心不足,也不太愿意对美开战。⑤皇弟高松宫曾对裕仁说:“在最后的阶段,海军尚无把握,是反对开战的。”⑥当时,日本正与美国谈判,对于美国提出的关键条件,即日本必须从中国撤军这一条,东条坚决不答应。他坚持必须在中国驻军,说:如这一点也让步,“等于投降”。东条坚决主张立即对美、英、荷开战。⑦ 裕仁赞赏主战论。10月16日近卫内阁辞职,裕仁任命东条组阁,18日东条内阁成立,裕仁谕示陆海军紧密合作。⑧当年内大臣木户幸一还赞扬裕仁:“正当赌国运于一战之际,圣上态度确实泰然自如,毫无动摇,实在不胜感泣。”⑨ 裕仁支持东条开战主张,但对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心中并没有底。早在1940年9月16日,裕仁对近卫首相说:“我自己对这个局势实在担忧,万一日本成了战败国,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万一同美国发生了事端,海军会怎么样呢?战败情况一旦到来,总理能否与我一起共患难?”⑩1941年9月5日,裕仁就与美英开战究竟能否打赢问题,问参谋总长杉山元:“能够绝对打胜吗?”杉山元答:“还不能说绝对,不过可以说有胜利的希望。很难说必胜。”(11)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周前的11月30日晚,裕仁还召见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和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询问海军对战争的信心。当时日本对美国的开战决心是建立在海军两年内掌握制海权,以及德国保持不败这两点基础上。(12)后来的历史发展表明,这两条全都落了空。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总头领的昭和天皇,像赌徒一样,在没有把握打赢战争的情况下便冒险下了注。 日本因事先做了充分准备,偷袭珍珠港,进攻马来半岛、新加坡、菲律宾、东印度群岛,开局节节顺利,裕仁无比喜悦。木户记述:裕仁“天颜分外愉悦,微笑着说:‘这样快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13)但是,裕仁考虑到这是冒险获胜,以后会如何进展,还不免感到担忧,所以他也在想着何时结束战争。1942年2月10日,他对东条说:“不失时机结束战争,想来也要认真考虑。为了人类和平也不应徒事拖延战争,扩大战祸。而且如果拖长战争,军队的素质自然要下降。当然,对方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裕仁同时关注从南方攫取资源,希望达到战争预期的效果。(14)裕仁是否真的希望转向和平?当然不是。这时裕仁还是一种赌徒心理,他知道如果再打下去,前途未卜,但何时停止下注须要看准时机,他怕将刚赢得的筹码又输掉,甚至输掉老本。他想在获得尽可能大的胜利、对日本最有利时结束战争,但他无法预断究竟何时是最有利的时机。 据载,日本对美开战前,1941年11月15日,日本大本营联络会议就曾有《关于促进结束对美英荷战争的方案》。(15)然而,战争就像狂奔的野马,你虽然骑上了它,但却不一定能驾驭得了它。日本既然是战争的发动者,但战争如何结局,就由不得日本来决定了。裕仁想不到,他将骑虎难下。 对美开战当天,近卫即说,这次战争会失败。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预见,日本的战绩持续不了一年,他说:必须在多少对我方有利的时候,尽早开始和平工作。(16)皇后良子的叔父——陆军大将东久迩宫稔彦对东条说:估计新加坡也会攻陷。但应该与蒋(介石)政权谈判,对英美也应该开展和平工作,必须尽早结束战争。1942年2月15日日军攻陷新加坡时,前驻英国大使吉田茂曾建议东乡茂德外相考虑和平,并请求近卫,让他在瑞士寻求媾和机会。(17) 但战时的日本,实质是军事专政,谁也不敢轻言结束战争,当时人们非常害怕军部和宪兵的镇压。至1945年春,还发生了陆军调查部搜查吉田茂持有近卫(2月14日)上奏(结束战争)文的抄本事件。4月15日,经陆军次官裁定,通过检举,由东部军军法审判吉田茂,呈报处以轻罪或释放。至5月下旬吉田茂方被释放。(18) 二、勉撑败局,暗思终战 在太平洋战争的海空激战中,猖獗一时的日军在美军打击下,屡遭挫折。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失败,日本军方自叹:“太平洋的霸业已成泡影。”(19)从此,太平洋战场攻守易势,美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中途岛惨败时,裕仁还故作镇静,他说:“这次损失实在遗憾,但已命令军令部总长注意,不要因此而使士气沮丧,对今日作战不应消极退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