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彰显“文化意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忆石(1954- ),女,浙江温岭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俄罗斯哲学研究。上海 20024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文化意识”,关系到其能否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找到国家民族新发展的自我认同之基等根本问题。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彰显“文化意识”,需要正确处理哲学的“现实”与“历史”的关系,避免在传承和创新民族哲学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而深刻认识中国哲学文化传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意识”的基本维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辨析与定位中国哲学文化传统,是其“文化意识”的基本要求;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其“文化意识”的根本途径;基于现实传承和创新“传统”,是其“文化意识”的重要举措。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1-0015-07

      任何哲学之树都成长于民族文化之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亦是如此。而是否和如何具有“文化意识”①,无疑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能否找到国家民族新发展的自我认同之基等有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吸取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和条件,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学界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偏颇:或者在反思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时,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批判性、反思性绝对对立,认为它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选择,不可能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基础,甚至得出“凡传统即坏、凡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好”的极端结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批判之名,恶意批判和肆意解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或者在赞美和欣赏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时,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进行审视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入西方哲学文化传统,进而否定吸取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得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只应“回归”和“复兴”民族哲学文化传统,认为只有以中国哲学文化传统为根基,才能构建先进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世界。

      因此,如何看待和怎样处理哲学的“现实”与“历史”的关系,如何在传承和创新民族哲学文化传统中,避免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进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 中国哲学文化传统:“文化意识”的基本维度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个“史”,既指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包括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哲学文化传统。然而,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忽略了对中国优秀哲学文化传统的吸取。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变,但一些人仍然或多或少地抱有“传统与现代势不两立”的认知偏见。为此,我们必须看到,尽管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属于历史,具有极大的被动适应性,尽管在中国哲学文化传统中,有代表自然经济、专制极权、愚昧迷信的封建糟粕,它们使“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族精神脊背上的沉重负担,因而它能否适应当代中国的价值选择?能否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的重塑,提供理论创新的资源?是尚需考察的问题。因此,必须辩证分析和认识中国哲学文化的传统,看到和承认那些代表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哲学文化,是“传统”中的瑰宝,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最富生命力的东西。它的思想的厚重性、典型性,始终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它的理论的影响力、感染力,始终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这种思想和理论,与现代精神和现代思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具有通融性与互补性,它在本质上不会随着时代变迁、时序更替而走远、消亡,反而因其在中华民族长久、艰难的奋斗历程中,不断转换为推动前行的不竭动力,而具有永恒活力和持久魅力。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哲学文化传统的光耀下,创造了自己灿烂辉煌的文明文化,也将继续沿着这条文明、文化之旅,在与现代精神接轨和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文化中,使传统日进日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历史的思想,又是思想的历史,它不仅“活在当下”即具有时代性,还“激活过去”即具有历史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恢复理论的自信与自觉,必须将其“根”,植于中国哲学文化传统之土。否定传统的哲学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根”;没有传统哲学文化的合理内涵和积极因素的支撑,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源头的“枯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根”与“枯竭”,将直接导致其理论的自信、自觉的丧失。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意识”,首先需要在肯定传统哲学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传承“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②中国优秀哲学文化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的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引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的实质,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灵魂。两者都基于中国国情,都需要在超越中复归中华传统文明。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激活”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有效传承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哲学文化元素,在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豪感的提升中,使自己获得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同时,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保持和维系适度的张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一种“中国的”而非“在中国”的哲学,真正能够担当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重塑民族价值观的重任。

      欲成大器,必要察实。这个“实”,既指当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又指当今世界复杂国际关系中的问题。

      然而,改革开放至今,学界一直存在着某种言必曰西方,一味地将生吞活剥的西方哲学文化思想,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新生”的唯一正确路径的价值取向。这种倾向大有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导向脱离国情民意实际的危险。因此,如同那种惟西方哲学文化为先进优越③,蔑视或贬低中国哲学文化传统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价值,将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根状态”一样,那种轻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忽略诸子百家哲学文化价值的观点,同样将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丧失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同时,陷入无现实生活旨趣、无具体生命体验的“无情状态”④,它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深入人心,还会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失去对民族文化自我认同感的同时,丧失其理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当下的思想,又是思想的当下,它不仅源自现实问题,而且要解释、引导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的巨大转变⑤。当下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声有色,大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的探索让世界震惊。然而,随之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内外环境,更为错综的矛盾关系,又亟须思想价值的重新整合,亟须反思先前唯有西方模式天经地义,亟须回应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对中国的责难,亟须应对西方文化的霸权态势和话语压力⑥。中国哲学文化传统既是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基础,也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资源和现实起点,它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批判性反思而有效发掘历史财富,在复合和更新中国哲学文化传统中,更贴近社会现实,更具有生活气息,更有效处理中国问题和国际关系,提供理论素材和依据。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理顺自己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在理顺关系、恰当定位中国哲学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他者、当下与未来之中,通过吸取和传承民族哲学文化精华,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国家意识防御西方哲学文化的消极影响,提供价值支撑和理论盾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