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研究的重要维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新汉,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一定意义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熵”可以作为表征新世界观的哲学范畴。在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中存在着以“熵”为标志值的有序和无序状态,“熵”定律决定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总是自发地趋向于大,因此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必须自为地通过认同和共识打破封闭性,从外界“摄取自由能量”,使其中的“熵”由高向低转化。这种自为性以“生命的第一本能”形式体现出来,更以“人的类特性”形式体现出来。人文精神作为关于生命过程的社会意识积淀,在本质上就是对于自由的不断追求。体现人文精神时代特征的社会价值观念,只有通过认同和共识,以提高主体行为有序性和有效性的方式,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即便如此,社会价值观念融入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时,其“熵”值也应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这就要求用人文精神时代特征作为“原则”,对认同和共识进行批判,以调整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有序与无序之间的态势,把握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熵”值中的“度”。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研究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中的认同和共识机制,是当前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尝试从“熵”的维度来分析认同和共识机制,为社会价值观念与国民结合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域。

      一 作为新世界观的“熵”

      在物质世界,存在两个较为普遍的定律:一为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能量的总和是一个常数,既不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二为“熵”定律,“世界的熵总是趋向于最大的量”。这两个定律可概括为:“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数,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②。

      19世纪初,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人们研究热和功之间的关系。1868年克劳修斯(R.J.Clausius)在热力学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了“熵”。“熵”的定义表明:“熵”是物质的状态参数,即状态一定时,物质的熵值也一定。②“克劳修斯在最初引入熵函数时,曾指出:熵作为一个态函数,代表物体的变换容量,反映热量可以转变为功的程度。”③根据“熵”定律:当把宇宙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时,宇宙的能量总数不会减少;但宇宙总是从一定结构开始的,它不可避免地会趋向混乱,最后必然导致整个宇宙达到热平衡状态,实现赫尔姆霍茨(H.Helmholtz)于1856年提出的“热寂说”预言。

      1978年,里夫金和霍华德所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以下简称《熵》)出版,在尔后的几年中多次再版,被译成15种文字,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诺贝尔奖得主艾尔雅·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在1989年第1期的《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e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熵是什么》的论文。自从《熵》的中译本于1987年出版后,围绕《熵》中的观点,国内学术界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哲学动态》于1992年第11期刊文《国内“熵”研究介绍》,对这种热烈讨论予以综述。中国于2001年出版的《哲学大辞典》把“《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作为条目列入其中,说明了此书对于中国哲学界的影响。

      《熵》把“熵”作为表征新世界观的哲学范畴,把世界观理解为“解释人类日常生存的情况和原由”所建立的“一定体系”。世界观“是每个社会最基本的文化成分”,它“从人们孩提时代起就对他们潜移默化”,从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他们行为以及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作者认为,一度流行的牛顿机械论世界观已经使世界陷入混乱,“我们每天都发觉世界比前一天更加杂乱无章,似乎一切都不再起作用了”,“社会陷入了泥潭”;现代社会的这种状况与“我们生活在17世纪牛顿机械论世界模式的影响之下”是联系在一起的,“尽管此后得到了极大的提炼与修正,但在许多方面仍然保持了它的雏形”④。

      然而,一种新的世界观“将作为历史的组织机制取代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这就是熵的定律”;社会生活中“熵”的作用无所不在,“这个定律的精髓就是现实世界的精髓”⑤。“政治学家们在谈论能源、裁军等问题时,也将强调它的重要性,神学家们将从这个新的世界观出发,对《圣经》作出新的解释”,“经济学家会争先恐后地提出新的经济理论,使之适应熵定律的真理”,“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将以熵定律为背景来重新思考人类本性”,“熵”定律“最终控制着政治制度的兴盛与衰亡,国家的自由与奴役,商务与实业的命脉,贫困与富裕的起源,以及人类总的物质福利”⑥。

      《熵》对历史的发展持悲观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真实内容是有效能量的不断转化,而转化过程的总趋势是有效能量转变为无效能量,“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⑦,“熵”的最大化趋向即意味着污染的最大化趋向。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不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是恰恰相反的过程⑧。作者由此认为,宗教在当前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所有宗教反对“非分的消费、占有和对物质的普遍迷恋”,主张节欲。然而,要“现代人类回到小国寡民时代,过清心寡欲的生活,无异于痴人说梦”⑨。

      历史悲观论断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必然是黑暗的,它与历史乐观论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的描述一样,其实都陷入了唯心史论,因为两者都存在着从外部注入人类社会的先验预设。我们知道,历史造就现实,现实又谱写未来。现实社会所存在的种种事实,都要由历史上“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⑩的合理与否来予以说明。要创造人类社会的辉煌未来,就要正视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中合理展开的现实。

      二 “熵”定律之于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尽管我们对《熵》把“熵”定律运用于人类社会所形成的悲观结论持不同意见,然而就“把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而言,《熵》所提供的方法论无疑“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贯通和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11)。

      为阐释下文的“启示”,有必要先简单地厘清两对概念:(1)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体是社会存在的细胞,社会是个体存在的普遍形式。个体总是与个体意识相联系,“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12),个体意识与人脑联系在一起,是“主观观念的形式和客观实在的内容的对立统一”(13);社会总是与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相联系,社会意识离不开个体意识,同时包括以符号体系形式凝结在物理形态事物载体中的、以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中,存在着三个世界:物理世界,简称世界1;精神世界,简称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简称世界3)(14)形式呈现出来的意识,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15)。(2)有序和无序。有序是指“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的自由独立运动处于次要服从的地位,整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或程序的结构,并产生一定的组织功能”;无序是指“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的自由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整个系统不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也不具有组织功能”,“在热力学中,系统的‘无序程度’和系统所含的熵是一致的”(16)。“一个只有有序性的宇宙,在那里就没有变化,没有革新,没有创造”;同样,“一个只有无序性的宇宙将不能形成任何组织……从而不适合于进化和发展”;因而,“宇宙是由有序、无序”不可分割地交织构成的(17)。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熵》,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予以诠释,可以为理解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有序和无序提供重要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