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6)01-0042-06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6.01.007 一、残疾青年研究的重要意义 有关残疾人福利的研究是社会福利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残疾从个体的医学模型逐渐演变为蕴含在社会环境下的社会问题,根据国际功能分类的阐释,任何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会遭遇永久性的或短暂性的残疾,到进入老年的时候人人都会体验到残疾的生活状态。那么研究残疾问题就不仅仅是以传统医学的视角来理解,而应以一个社会性的对社会人群普遍有益的问题来理解。残疾青年处于人生中社会活动最活跃的时期,面临着各个领域的排斥和生存困境,为提高这一群体的福利水平,扩展人们对残疾青年群体更深的了解与认知,有关残疾青年的研究也逐渐成为青年研究及残疾问题研究涉及的重要方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2010年底全国残疾人口已经超过8500万,其中15~59岁的人口占42.10%,已超过3578万人,虽然其中并不只有青年群体,但也可以通过这个数字初步推测青年残疾群体的规模。这个庞大的人群在经济上因为丧失劳动能力而失去了就业机会,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致使残疾人绝大多数处于贫困状态;在教育上,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有近一半的残疾人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只有1.49%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家庭上,大多数残疾人更是相当于丧失了婚恋的权利。当我们使用青年这一概念时,背后就有了关于一代人(generation)的隐含意思,当用年龄的界限如儿童、青年、成年以及老年来定义社会中不同的人群时,实际上就是在代际的框架下讨论,不同年龄层群体意味着拥有不同的权利、义务、状态、角色、特权等[1],这也决定了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的残疾人有不同的生命历程,这与他们所处的阶段与社会环境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更谨慎地对残疾青年这个群体进行相关探讨,这一群体的生活经验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中,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无法分割的。 二、内地残疾青年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个体模型与社会模型 (一)个体模型与社会模型的内涵 残疾的个体模型传统上是医学模型,医学模型把残疾人看作是丧失了某些重要功能的人:他们看不见、听不见、无法行走、不能从事严谨的工作或无法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在这里残疾被看作是功能的丧失,即丧失了独立和有效地完成他人所能完成的活动的能力[2],在医学模型的视角下,残疾人是身体有残损的人群(people with disabilities)。传统的医学模型是认识残疾人的基本视角,也是有关残疾人研究的发展基础。除了从身体的角度出发理解个体模型,另外研究人员也将对残疾人心理的研究纳入到个体模型之中,聚焦于残疾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研究都可以算作个体模型的研究范畴。[3]总结个体模型的理解就是残疾的个体模型遭遇理论,包括了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到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反隔离身体残疾联盟推动而成的残疾的社会模型在英国残疾运动史上是一次重大的思想变革。残疾的社会模型定义是:因为身体残损得到社会压制和排斥的人(disabled people)。用社会模型的视角理解残疾人群体,是相比于将残疾视为自身悲剧的个人观念而言,从社会环境制造的障碍与排斥的社会性的视角来理解残疾人面临的问题,[4]即残疾不但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只从健康的角度来理解残疾人群体是不够的,应从更宏观的社会性的角度来诠释这一群体的问题,来探讨他们对更高的自主权利的要求,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压迫,指出残疾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决定的。[5] 综合残疾的个体模型与社会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残疾研究经历了变革性的发展,从个体的医学模型到社会层面的社会模型的变革,社会学者为残疾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重点,当残疾问题不再局限于医学的个体框架之下,而是成为融入社会环境中的分析视角时,用社会模型来理解残疾问题也就成为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残疾问题的基础。 (二)内地残疾青年研究的现状:个体模型与社会模型的共生 在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专业化的今天,内地残疾青年研究也有了一些长足的发展,有很多研究是以个体模型为基础,讨论残疾青年的生活能力、心理情况、康复情况等。较早期的研究里有很多会涉及残疾青年个体的经验,主题多是以他们自强自立的人生故事为主,研究对象多是在一些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残疾青年,倡导建立残疾青年的榜样来激发残疾青年的自立自强。从生理角度进行的研究则主要侧重在传统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能力调查的一些研究,研究立足于个人的生活能力的障碍和康复情况的调查来提出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观点[6-7]。也有学者研究残疾人心理问题和残疾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认为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遭遇处境造成了残疾人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8-9]。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对残疾研究的社会模型视角被大力推广,可以看到我国的残疾青年研究发展与国际的趋势并无二致。1986年张潘仕就以“残疾青年的社会问题”为主题对残疾青年在教育、就业以及婚姻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关残疾青年的研究也呈现出逐渐从个体经验到社会环境的变迁。[10]到2012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探索残疾青年需求的调查研究,该项调查不仅仅局限在康复的医疗需求上,还涉及教育培训需求、就业服务需求、托养服务需求、社会融入需求等。[11]研究显示,青年肢体残疾人群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他们的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等因素相关,并且很多肢体残疾青年人有聪明的头脑和融入社会生活的热忱,因此应提高为残疾青年提供社会专业化服务的能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