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6)01~0005~06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6.01.001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明确: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首先就是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要推动党的事业和国家现代化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其中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的内涵及定位 国内学界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对其较为通用的称谓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1989年10月,在纪念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首次完整、明确地提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概念。他强调,目前亟须努力造就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解决好这个艰巨的任务,共产党才可能有坚强的后备队,才有希望走向未来的胜利。[1]此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概念也一直为学界所沿用,但是关于这一概念的学术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有的学者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阐释,主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他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断奋进。[2]有的学者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所应当具备的一些品质去理解,提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还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最重要的是必须保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3]有的学者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身份去思考,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特定群体,主要是指学生党员和优秀的学生干部,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等。”[4]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人也明确指出,所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根基和奋进的创新精神,他们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且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突出的领导才干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5]可以看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层次上和数量上都具有普遍性,在共青团组织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明确规定,这一工程的实施就是要“让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骨干、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坚持不懈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最终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也就是说,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是主要的培养对象。可见这里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指一大批人,他们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传播,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其的培养具有基础意义。 针对目前党的任务和“中国梦”的发展目标,从人才队伍建设的视角,我们提出“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这一概念,“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更加突出其“人才”的属性。“人才”一般是指“人中之才”,即有特别技能,能担当大任,能做出特别贡献的人。因此,本文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是指,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突出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能够继承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能够发挥较大作用的年轻人。这一批青年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人,应该具有与一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相区别的特别素质。1.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首先就是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并明确指出,理想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一定要讲基本原则、基本精神,不能离开这个最终目标。[7]这就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认真学习、思考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不断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忠诚于党。2.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把握规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和事业发展新局面”。[7]3.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名誉、地位、利益,想得透、看得淡”,践行“三严三实”,严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4.具有突出的领导能力。(1)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如国际视野、时代意识、理论战略等;(2)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能力,如判断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等;(3)依法执政的能力,如法制意识和观念、依法理政的水平能力等;(4)总揽全局的能力,如把握科学发展观,辩证认识与处理各种关系等;(5)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如分析矛盾、协调力量、控制局势、预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