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5)06~0018~08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思想最开放与最活跃的群体,青年总是各种社会思潮的积极参与者、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青年与社会思潮关系的紧密性与重要性,使得这一领域得到了不少学术关注。以中国期刊网为例,将“青年”和“社会思潮”设置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有4468条相关文献。就时间维度来看,从2001年的69篇到2007年的204篇,到2010年的352篇,到2014年接近500篇(481篇),研究的数据形成逐年增加的态势,从中可以看出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青年社会思潮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并付诸研究实践。就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研究集中于“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包括价值观、文化、信仰、行为等)和“对青年的引导策略”两个方面。例如,陈昌兴和干承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青年信仰危机现象的透视[1],陈尧对网络民粹主义影响青年政治参与行动的分析[2],郑洁和姬全生有关“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及其引导”的研究[3],陈超和姜华有关“新时期社会思潮影响青年的趋向与应对”的研究[4]。当然,也有学者注意到,“社会思潮与青年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两者在总体上是相互影响、双向互动和建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社会思潮影响青年,青年也影响社会思潮”[5]。值得一提的是,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青年主体认同[6],例如,刘波、李映秋有关“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变迁”研究。就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分析较少。例如,沈卫星有关“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及其引领”的研究[7],陈亮等人有关“社会思潮与青年成长的实证研究”[8]。就研究对象来看,大部分研究仅采用模糊的青年概念,在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文献中青年大学生受关注最多,而青年农民工、青年白领很少进入研究视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尽管有关青年社会思潮的研究并不少,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高同质性和研究对象的高单一性,导致青年社会思潮研究的丰富性极其欠缺,这正是本研究试图突破的难点。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是国内外各种思想与价值观多元化的过程,也正是当代青年从出生到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期。当代青年在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9],这使得“高、大、上”的传统主流意识引导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不适应当代青年对社会思想的认同需求。另一方面,2014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在国际上,政治风云变幻,乌克兰、泰国政局动荡,中东战事再起,恐怖极端组织肆虐。在国内,中央继续加大作风建设,强力反腐,各领域改革全面展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开启依法治国新征程;同时,我国也面临“十二五”规划收官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交替。在此背景下,了解当代青年社会思潮的最新动向,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本研究试图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大学生、青年白领和青年农民工三大青年主体的社会思潮动向,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设计 核心概念。社会思潮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目前,学术界并未对我国到底有多少种社会思潮形成一致性观点。有研究提出,当下中国民间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主要有自由主义思潮、新权威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新民族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6种[10];有研究则指出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等8种主要社会思潮[11]。同时,关于对青年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的看法也并不相同。有研究认为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人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等6种;另有研究则提出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5种。此外,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关注度、活跃度和影响力三个维度综合评估,从2010年起连续5年公布最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其中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普世价值论、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和宪政思潮等入选2014年十大思潮[12]。由于其统计材料主要来自网络,因此,其结果更能反映青年的社会思潮动向。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目前在我国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社会思潮主要有10种,即邓小平理论、新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新儒家、宪政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从思潮选择上考虑了多元化特征,既涵盖官方主导思潮(邓小平理论),也有草根主流思潮(如新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既涵盖经济领域(如新自由主义),也涉及政治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还有文化领域(如新儒家)。 测量方法。首先,为考察当代青年对各种社会思潮类型的了解情况,本研究直接列出了目前我国最为活跃的10种思潮的名称,请被调查者选出自己有所了解的思潮的类型。其次,为更真实地反映青年是否会潜在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通过对摘录代表性观点的认同度进行间接测量。其中:“市场经济为腐败和贫富分化创造了条件”代表新左派思潮;“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全民民主”代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阻碍中国进步的是目前陈旧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代表新自由主义思潮;“全世界最后都要依靠东方文化来解决问题”代表新民族主义思潮;“政府应完全顺应大众情绪和意愿”代表民粹主义思潮;“建立儒教、实施仁政是解决目前中国问题的出路”代表新儒家思潮;“我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代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宪政民主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代表宪政思潮;“西方普世价值是人类共同的价值”代表普世价值论思潮;“邓小平思想是引领国家富强、人民共同致富的伟大创举”代表邓小平理论。每个观点均采用“很不认同”、“不太认同”、“说不清”、“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5级量表。最后转换为3个值:知晓率,指青年对某社会思潮了解的总体比例;认同度,指青年对某社会思潮观点选择“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的比例;隐性渗透力,指青年并不知道所认同社会思潮的类型的比率,操作化为总体认同度减去知晓率,数值越大代表其隐性渗透功能越强。